《《天性教养》导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性教养》导读(1).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每日听书I天性教养天性教养徐菁菁解读美国资深记者力作,用传统智慧优化科学育儿这本书能为你1、开阔眼界,梳理科学育儿法的前世今生及其缺陷。2、提供比较视角,从三个传统村落的育儿法中找到亮点。3、提供实用建议,帮助年轻父母更稳定、更放松地养育婴幼儿。适合谁听1、教育学爰好者。2、希望了解育儿科学来龙去脉的各行业人士。3、对育儿问题有困惑的父母和备孕家长。书籍信息:书名:天性教养:养育高情商、高技能、高自信的小孩原书名:Hunt,Gather,Parent:WhatAncientCu1turesCanTeachUsAboutthe1ostArtofRaisingHappyfHe1pfu11itt1e
2、Humans作者:【美】麦克林杜克里夫(Michae1eenDouc1eff)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时间:2023年7月译者:张书嘉页数:374定价:59.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521757101内容简介本书作者杜克里夫拥有化学博士学位和多年做记者的经验,她有一个3岁的女儿罗茜。在养育孩子罗茜之初,她坚信已有的经过科学研究论证的育儿方法能够帮助她很好地养育她的孩子。但随着罗茜的长大,罗茜变得暴躁、不合作,已有的育儿方法对此束手无策,此时作者发现被美国父母认为是正确的育儿建议实际上论证过程不够严谨,并未经过长期的验证,参与实验的孩子数量也不够多。因此,她渴望寻找有效的、经过实验验证
3、的育儿方法,于是作者带着她三岁的女儿踏上了寻找育儿智慧之路的旅途,她们先后去了玛雅、因纽特、哈扎三个古村落,从中学到了培养慷慨、自主、平和孩子的方法,体会到了没有大喊大叫、权力争斗的家庭氛围。玛雅父母是培养乐于付出孩子的典范,孩子不需要父母的安排和督促就能敏锐地发现家庭需要并主动帮忙;因纽特家庭弥漫着平和的气息,没有父母与孩子互相喊叫,沟通都在平静的氛围下快速进行;哈扎部落的孩子即使只有三岁也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时间。在三个村落中所见到的一切都让杜克里夫感到惊奇,而与这些父母生活两个月后,她慢慢将这些育儿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女儿身上,并取得了惊人的效果罗茜变得越来越平和、合作。因此,作者将发现的技巧
4、及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对古村落育儿技巧的解读整合起来,得到了这份可追溯千年的宝贵育儿建议。它让我们反思自己在学习现代西方育儿方法中的得与失,给了我们在培养孩子的方法中找到平衡和适合自己的育儿方法的宝贵参考。作者简介麦克林杜克里夫(Michae1eenDouc1eff),是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的记者。近十年来,她专注于疾病、跨文化育儿以及妇女和儿童的健康的报道。在2014年,杜克里夫及其团队因报道西非埃博拉疫情而获得乔治福斯特皮博迪奖。在该报道中,杜克里夫报道了这种流行病如何损害孕产妇健康以及病毒如何通过空气传播。在2019年,杜克里夫和高级制片人简格林哈尔一同制作了一个关于因纽特父母如何
5、教孩子控制愤怒的故事,这个故事成为2023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上最受欢迎的故事,目前所有读者阅读这个故事的总时长超过16年。2023年,杜克里夫出版了HuntzGather1Parent,这本书源于她在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报道,加入了她在玛雅、因纽特和哈扎部落生活和调查的实际故事,受到了美国读者的青睐,成为纽约时报的畅销书。天性教养各种“育儿准则”的共同点建立了一个充满要求父母不断今天的父母递条框框的世界去控制孩子亲子关系父母紧张已经进入了一种出现恶化孩子焦虑“全方位控制”的模式欧美经典育儿模式VS传统族群经验啰t经典育儿模式的重点传统族群的重要经验从传统智慧中获得启发总结为“控制”无法实现双赢构
6、建一种“亲密合作”的亲子关系可以实现双*“亲密合作”家庭活动并不单纯以孩子为中心I父母需要或者和孩子都父母欢迎也允许孩子想要做什么待在一起孩子帮忙进行自己的活动父母和孩子在但不要求彼此的注意力同一个空间里共存都放在自己身上这种关系是轻松的、流动的玛雅人父母用的工具是“认可”父母接纳并承认、尊重孩子做出的贡献,不会过度反应孩子能感到自己的责献有真正的作用和价值“认可”的另一项关键要素不要强迫“不强迫”是一条非常和命令重要的心理学建议如何处理愤怒需要习得“执行功能”“知行M能”人在产生冲动保持理性思维,控制加仃能情绪的时候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更好的学习成绩研究表明儿童的执行日后就会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功
7、能越强更好的人际关系天性教养里提到的原则,其实可以总结成两个词:接纳和尊重。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听书作者徐菁菁。今天我要为你讲的书,叫天性教养。这是一本370多页厚,18万字的书,篇幅不算长。它的副标题叫养育高情商、高技能、高自信的小孩。听到这几个词,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是一本教我怎么搞科学育儿的小册子吧!那天性教养这个词,又是什么意思呢?别急,先让我给你讲一段故事。要说天底下有什么事情,能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现代人都感到焦虑,我估计育儿肯定算一个。本书作者麦克林杜克里夫,就是一位焦虑的美国母亲。在外人看来,杜克里夫很有学问,她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化学博士。她的经历也很丰富,曾
8、经以电台记者的身份到过非洲、北极和东南亚的许多危险角落,还得过美国广电业最权威的皮博迪奖。像这样一位高知妈妈,按理说对育儿是不会太怵的。杜克里夫自己呢,起初也是信心满满。她在怀孕之后,买了一大堆教授科学育儿法的书籍。这些书的附录里,都列着长长的参考文献,给人一种很权威的感觉。杜克里夫满以为,只要熟读了这些书,像学生时代做实验一样,按部就班地操作,自己就能顺顺利利把孩子带大。但是,杜克里夫的女儿罗茜刚出生两个月,事情就开始跑偏了。罗茜不肯乖乖吃奶,也不好好睡觉。杜克里夫翻开那堆育儿书,向书里的锦囊求助。但没有哪条妙计保质期能超过一个月。到罗茜三岁时,母女俩几乎天天都在打仗。罗茜动不动就尖叫、乱跑
9、,边哭边朝妈妈抡胳膊。杜克里夫自己呢,工作很忙,不想耽误时间,只能对着女儿大呼小叫。连家里的狗都嫌她们闹腾,躲到床底下藏了起来。状态最差的时候,杜克里夫一星期只能睡20个小时。每天早上一睁眼,她就开始想:怎样才能把今天熬过去呢?要是罗茜又开始哭闹,我还有什么办法吗?这样的场景,相信许多年轻父母都会感同身受。除了熬,好像确实也没有什么良方。但别忘了,杜克里夫是个满世界跑的电台记者。为了解答自己的切身困惑,她开始利用出差的机会,观察不同地区的人养育孩子的方法。有一回,杜克里夫来到墨西哥一个玛雅人村庄。她惊讶地发现,这里的父母对孩子总是轻声细语,很少发生争吵。但孩子的情绪却很稳定,还能主动分担家务,
10、照顾更小的弟弟妹妹。困扰她本人的焦虑,在这里好像完全不存在。玛雅人家庭,显然没有学过所谓的科学育儿法。他们遵循的是代代相传的古老经验,但效果反而更好。科学,怎么就败给了传统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杜克里夫把女儿罗茜带到这个村庄,把自己平时的育儿模式和玛雅人做了对照实验。她发现:玛雅人虽然不懂高深的理论,但善于发现和引导孩子的天性。他们的育儿模式,不强调外部干预,而是把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作为第一目标。类似的育儿法,在北极圈的因纽特人家庭和坦桑尼亚的哈扎人村落也很常见,效果也都非常好。反而是发达国家流行的科学育儿法,包含了许多狭隘和偏激的方法论。为了破除对科学育儿法的迷信,正视传统育儿法的优点,杜克里
11、夫在2023年,结合自己三年多实地考察的经验,写出了这本天性教养的英文版。本书刚一问世,就冲上了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如果你是一位渴望摆脱育儿焦虑的父母,如果你希望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良性的亲子关系,那么本书的观点,一定能对你有所启发。接下来,我就分两部分,为你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流行的科学育儿法,其实未必科学,反而容易制造形形色色的问题。在第二部分里,我会总结杜克里夫从玛雅人、因纽特人、哈扎人这三个案例里提炼出的经验。它们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教育误区,我们又该怎样做改进。第一部分首先,我们来看杜克里夫自己体验的科学育儿法。杜克里夫的女儿罗茜6个月大时,她带孩
12、子去儿科医生那里检查身体。医生给了她一张表格,上面写满了小宝宝发育成长的细则。今天中国的父母,或多或少都熟悉这些细则。比如,几个月大的孩子应该2小时喂一次奶,几个月大又该3小时喂一次。从新生儿到半岁、一岁,孩子晚上睡多长时间是正常的。相信有很多父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和这些标准对不上,感到焦虑。我们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哪里做得不够好。也会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发育得比其他人慢。但作为一位受过自然科学训练的记者,杜克里夫却产生了另一些疑问:这些密密麻麻的细则,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它们真的是最好的建议吗?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杜克里夫请教了许多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她惊讶地发现,所谓科学育儿法,依据的许多
13、前提和假设,根本就靠不住。今天流行的一些育儿建议,也没有被严谨的实验确认过。要知道,儿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是18世纪中叶的事情。今天常见的育儿手册,最初也是18世纪的医生编写的。那个时候,育儿手册的读者根本不是普通家庭的父母,而是弃婴收容所的护士。这些护士,一个人要照顾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年幼的弃婴,根本忙不过来。她们迫切需要医生提供建议,把婴儿照护变成标准流程,这样才能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完。比如,今天的儿科医生,通常会告诉新生儿的父母:婴儿需要每两个小时喂一次奶。这项建议,最早出现在1748年英国的一篇论文里。当时,伦敦有一家收容所,每天会收到好几十名弃婴,却没有足够的护士去照
14、顾。医生就建议实行定点喂食,减轻护土的负担。换句话说,两小时喂一次奶,完全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它和婴儿的生理需要,其实未必吻合。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欧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照顾婴儿的人手不足,变成了社会现象。在这种背景下,最初为收容所设计的育儿手册,经过儿科医生的推广,就成了普通父母信奉的宝典。但从理论和技巧上看,它们并没有比18世纪进步多少,甚至隐藏着大量矛盾或者谬误。比如,19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医生曾经宣称:要想让婴儿顺利进入睡眠,必须对他们进行训练。最好的训练方法,是把小宝宝一个人扔在婴儿床上,不理会他的哭闹。等他发现哭闹吸引不了父母的注意,就会自己睡着了。这种睡眠训练法,在随后
15、一百多年里,出现在几乎所有的育儿手册上。但今天的研究证实:这种做法忽视了婴儿的情感需求,会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其实并不科学。哪怕到了21世纪,医学已经足够发达,育儿领域的研究水平依然参差不齐。杜克里夫采访的许多专家都承认,一些针对新生儿的实验,根本征集不到足够的家庭和孩子样本。即使是一些号称大型的研究,也不过是在一两年时间里,考察了几百个样本,根本称不上严o这就像用倍数不够的望远镜,观察遥远的太空星系,看到的东西非常模糊,结论也很可疑。再进一步讲,即使有了足够多的研究样本,提炼出的也只是针对特定儿童的建议。毕竟,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差异太大,环境因素也太复杂了。不仅如此,在婴幼儿的性情培养上,所谓的科学方法,问题其实更大。杜克里夫注意到,西方流行的科学育儿手册,几乎都会提到三大基石这个说法,认为它们是父母必须重视的教育手段。三大基石中的第一块,是玩具。科学育儿法鼓励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给他们置办各种玩具,认为它有促进认知发展的功效。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太多科学依据。杜克里夫发现,18世纪以前,大部分婴幼儿是拿到什么就玩什么,自己用泥巴捏个小玩意,也可以摆弄得很开心。但到了19世纪中叶,玩具产业开始发展起来。企业为了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开始宣传玩具有益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