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文教学注入活力的策略.docx
《论作文教学注入活力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作文教学注入活力的策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论作文教学注入活力的策略郭淑侠叶圣陶先生说,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当专业作家。语文教学就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开设,是为了培养一个个与众不同、个性丰满的社会人,而不是像工厂生产零件一样,批量生产出许多规格统一的产品。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这也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作文水平则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活力四射的作文呢?下面笔者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海量阅读,奠定语言基础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话绝对是有道理的。看那些写不出作文的孩子,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唐代大
2、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多么重要。去年我接手了一个四年级,这班孩子的读书习惯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为此,我做了多方面的工作来培养读书习惯。在刚开始的阶段,我一周安排三次阅读活动,在阅读课上,带领着他们读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每读完一篇,都深入交流一番。通过交流,孩子们领略了神话故事的魅力,感受了古人丰富巧妙的想象力,嫦娥的美丽善良、精卫的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等人物形象深刻而热烈地吸引着他们再去读更多的神话故事。等到下一次阅读交流的时候,再把最近所读交流一番,当自己的思维火花与其他孩子的碰撞交织在一起时,孩子们内心就充满了读书的喜悦与成就感。进一步激励他们去阅读更多的故事
3、。就这样,通过举行读书交流活动,谈论书中人物的故事、性格特点以及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孩子们把读的东西说出来,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深化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思考,这样在谈论人物形象、说精彩故事中获得情感、是非、价值观的熏陶感染,不仅循序渐进地积累了语言素材,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及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美好的情感。阅读习惯初步养成之后,为了便于积累语言,我带领孩子们做读书笔记,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读书时,遇见好词好句,就随时记录下来;有想法就随时做批注,批注就是与文本对话,也是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不仅如此,常做批注还会使自己的思维更敏捷、谈吐更丰富,写文章时自然就有话可说了。二、
4、细致观察,体验赏的乐趣班中学生写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对一种事物或一种现象作详细的描述,甚至不知道自己家院子里的石榴树初长新叶是什么样的,不知道石榴几月开花、几月结果、成熟。每天能够见到的柿子,什么时候成熟的、什么时候落光叶子的,也不了解。一场秋雨过后,气候、秋叶有何变化也说不清,这些都源于他们还没有良好的观察习惯,没能养成处处留心的习惯。所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细致入微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只有把此习惯养成了,才能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对周事物做到有意注意,才能主动留心观察。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呢?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我带领孩子做系统的观察。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5、学校花园里的海棠花绽开了笑脸,我在开花之前带领孩子们观察花苞的生长情况,每天都要花几分钟仔细看看花苞的生长进度。在孩子们每天的期盼中,在春风的吹拂下,海棠花终于展开了那粉嫩的花瓣。我让孩子们边观察,边交流。“今天的花儿与之前几天的都一样吗? ” “不一样,今天开花了。”一个同学说。“今天开花了,但开的不多,而且开花的位置我也注意到了,是海棠树的南面,北面的还没开。“另一个孩子说。“你真会观察!其他同学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三天之后我又带领孩子们来赏海棠花,再次交流。孩子们有的说今天的海棠花全开了,有的说满树粉色的花儿真美。有个女孩子说:“我从远处看这片花,觉得是天上的彩霞落在了校园里。“大家顿
6、时赞叹她的比喻新奇有趣。有个男孩子又说:“盛开的海棠花就像织女织的一片粉缎子。”多美的比喻啊!人群中间又响起了赞叹声又比如小动物总是很可爱的,我问学生:“你家的小猫可爱吗? ”他毫不迟疑地说:“可爱”,怎么可爱的呢? ”他却说不出来了,我告诉他回家和猫咪一起晒太阳,注意猫咪的动作、眼神、声音以及与自己的互动。两天后我一进教室,这个孩子马上跑到我跟前,“老师,我与我家的猫咪一起晒太阳了!它可好玩了!它四条腿伸着,侧躺在一件棉衣上,眼睛闭着,我一抚摸它,它还打呼噜呢!” “打呼噜是睡着了吗? 我问道。“不是,它并没有睡着,我轻轻地抚摸它的身体,它感觉到了我这个小主人对它的喜爱,它打起呼噜回应我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文 教学 注入 活力 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