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快速育肥新技术10肉牛快速育肥疾病防治新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牛快速育肥新技术10肉牛快速育肥疾病防治新技术.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肉牛快速育肥中疾病防治新技术第一节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一、日常保健新技术1 .驱虫保健技术驱虫是一项重要的预防疫病的有效措施。春季对犊牛群进行球虫的检查和驱除;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挤癣等体表寄生虫的检查和驱除;69月份,焦虫病流行区要定期检查并做好灭蝉工作。10月份对牛群进行一次肝片吸虫等的预防驱虫工作。肉牛快速育肥前都要认真进行驱虫。2 .瘤胃健康管理技术牛的瘤胃疾病是牛生产中重要的疾病,对快速育肥肉牛危害较大。瘤胃健康管理包括合理饲养和科学管理两个方面。合理饲养主要是注意日粮搭配、采用科学配方;同时避免精饲料饲喂过多,避免食人过量不易消化的粗饲料,避免饲喂变质的饲料或冰冻饲料,避免突然改变饲料
2、,注意清除饲料中的异物,避免饲喂大量易发酵的饲料。3 .肢蹄卫生保健技术应重视蹄部保健,搞好牛场环境卫生,保持牛只蹄部清洁,定期修蹄,及时治疗肢蹄病牛。二、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新技术1 .建立牛场综合防控体系(1)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体系一切生产任务的体现都是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靠人去实现,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牛场人才的培养,保持防疫、技术、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2)建立全体员工共同协作体系疾病控制和防疫工作,不单单是饲养员、技术员和兽医的事情,应该多方位人员密切配合。牛运牛、饲料采购、饲料加工、饲料运输、产品销售、产品运输、后勤保障、接待等各个方面都要以防疫为主,共同协作,全力保障牛场安全
3、生产。(3)建立干净整洁的环境体系干净整洁的环境体系是安全防疫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下,病原微生物、蚊蝇不易滋生,可以大大减少疫病发生风险。(4)建立完整彻底的消毒制度坚持常规消毒和紧急消毒相结合,对人员、车辆、圈舍、物品、环境、器械、病料、粪便等各个环节务求彻底消毒。(5)建立高效运行的兽医实验室实验室检测和监测是疫防治的有效手段,准确的疫病诊断,才能对防疫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实验室要具备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能力,正确指导免疫程序和制订免疫计划;根据细菌检验和药物敏感性实验,正确指导药物的合理有效使用;开展特定病原检测和监测,以便于疾病的净化。(6)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定时巡视、记录、汇
4、报制度,及时掌握牛群身体状况、毛色、粪便、姿态、饮水、饮食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日粮水平,改善通风条件,使群体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提高自身抗病力,减少患病危险。(7)建立预防为主的防疫方针对牛群进行疫苗的接种是保障牛场安全生产的基础。(8)建立牛疫情应急处理机制牛场要建立重大牛疫情应急处理机制,出现疫情后,要快速启动应急机制,及时扑灭疫情。2 .牛场综合防控措施(1)疫病筛检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手段,从表面健康的牛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可疑牛只。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个初步检查,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的牛只必须进行确诊检查,对确诊后的牛只进行治疗。(2)对感染场控制措施旨在清
5、除病原,将病原体快速控制在感染场内,包括扑杀、隔离、消毒、追踪、追溯活动。(3)对无疫场控制措施旨在保护无疫群,并证实病原尚未侵入其中,包括对该群体引进牛的控制,对所有可能携带感染性病原的所有物体(包括机动车、媒介昆虫和饲料等)的控制。(4)治疗措施指应用各种药物(包括抗体等)治疗发病牛。(5)化学预防指应用各种药物制剂来防范疫病发生,通常用于不能通过免疫预防的疫病。(6)免疫指使用疫苗产生免疫保护的预防免疫和发病后的紧急免疫,分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三、传染病免疫检疫新技术1 .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通过给健康牛接种某种抗原物质,激发牛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牛转化为不易感染的一种手段,分为平
6、时性预防接种和发生疫情时的紧急预防接种。平时性预防接种是平时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传染病潜在地区或受威胁的地区,有计划地给健康牛进行免疫接种。常讲的免疫接种,主要是指平时的预防接种。牛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进行免疫接种。2 .检疫检疫是牛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按照国家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对牛及牛产品进行的是否感染特定疫病或是否有传染这些疫病危险的检查以及检查定性后的处理。购牛时一定要从非疫区采购,经当地检疫部门检疫,签发检校证明,且车辆及奋体消毒后才能入场:在隔离含观察15天后,确认健康无疾病后再并群饲喂。每年春、秋季各进行一次结核病、布氏杆菌病以及副
7、结核病的检疫,检出阳性或有可疑反应的牛要及时按规定处置,检疫结束后,及时对牛舍内外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四、疫苗的紧急接种新技术紧急接种是指在发生牛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牛传染病的流行,而对疫区或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牛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紧急接种从理论上讲应使用免疫血清,或先注射血清。2周后再接种疫(菌)苗,即所谓共同接种较为安全有效。但因免疫血清使用量大,价格高,免疫期短,且在大批牛急需接种时常常供不应求,因此在肉牛快速育肥场防疫中很少应用,只用于种畜场、良种场等。在疫区和受威胁区使用某些疫(菌)苗也是可行而有效的。应用疫(菌)苗进行紧急接种时,必须先对牛群逐只地进行详细的床检查,只能对
8、无任何临床症状的牛进行紧急接种,对患病牛和处于潜伏期的牛,不能接种疫(菌)苗。在临床检查无症状面貌似健康的牛中,必然混有一部分潜伏期的牛,再接种疫(菌)苗后不仅得不到保护,反而促进其发病,造成一定的损失,这是一种正常的不可避免的现象。紧急预防接种,必须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免疫接种注意事项,确保免疫安全和免疫质量。五、用药新技术1 .药物的使用技术(1)口服法适用于大剂量但刺激性不太强、适口性较好的药物的投服,是牛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2)皮下注射法对于易溶解无刺激性的药物或希望药物较快收,尽缺产生药效时可用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指将药液注人应不精确组织内,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注射部位选择度肤
9、较薄而皮下组织较疏松的部位,如颈部或股内侧。(3)肌内注射肌肉组织内血管较丰富,药液吸收较快,一般刺激性较强、吸收较难的药液,如水剂、乳剂、混悬剂和油剂等采用肌内注射。注射部位选择肌肉丰厚、无大血管和神经干的部位,如颈侧、耳后、臀部等。(4)静脉注射对刺激性较大的注射液,或必须使药液迅速见效时,多采取静脉注射法,注射部位多采用颈静脉。(5)腹腔注射由于腹腔容积较大可容纳较多的药液,腹膜上又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作用也很强。在临床上腹腔注射常代替静脉注射进行补液或用于腹腔疾病的局部给药。进行腹腔注射药物必须无刺激性,药液渗透压与体液接近等渗或等渗,大量注射时药液应加温至接近体温。(6)气管注射
10、用于气管和肺部疾病的治疗,是将药液经气管环直接注入气管内的一种特殊的给药方法。注射部位在颈上部正中线上,两个气管环之间。2 .用药注意问题(1)正确的诊断是用药的基础随着养牛业的发展,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改良,牛病也越来越多,临床用药种类也越来越多,用药是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还要严格遵照配伍,否则就不能达到理想的用药效果。(2)用药浓度和疗程药物浓度和连续用药是防病治病的保证,诊疗用药一定要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和疗程,才能足以杀灭病原体。(3)药物来源要确实可靠应在国家正规的兽药生产厂家或兽药经销点购买,以防假劣兽药。(4)药物的协同和拮抗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对病原体有协同和拮抗作用
11、。有拮抗作用的药物不可同时使用,如同时用可能降低效果或发生毒性反应,对牛群极为不利,对于有拮抗的药物在使用说明中都有提示,用药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说明书。(5)增强牛的体质药物是外因,体质是内因。如何增加牛群的抗病力,体质健康是关键,只有为牛提供优良营养和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才能提高体质,才能获得药物的最佳疗效。(6)正确选用抗生素牛是反白动物、一般情况下抗生素是不能口服的,以免杀死瘤胃中的有效菌群而造成前胃疾病。(7)群体给药预防牛群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常对牛群全面用药,根据疫病特征和药物特性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8)重视药物的选择与应用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牛病必不可少的物质条
12、件,为了能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牛场兽医技术人员应重视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技术。六、牛场常用疫苗1牛口蹄疫O型、A型灭活疫苗犊牛出生后45个月首免,肌注牛A型口蹄疫灭活疫苗(价苗)1毫升/头以及牛。型-亚洲I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多价苗)1毫升/头;首免后6个月二免(方法、剂量同首免)。青牛、后备牛、成母牛每年接种疫苗2次,每间隔6个月免疫一次,肌注牛A型口蹄疫灭活疫苗以及牛羊O型-亚洲I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各2毫升/头。3 .牛流行热灭活疫苗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牛,包括妊娠牛。颈部皮下注射2次,每次4毫升,间隔21日;6月龄以下的犊牛,注射剂量减半。4 .牛巴氏杆菌病油乳剂疫苗牛犊46月龄初
13、免,3-6个月后再免疫1次,每头肌内注射3毫升。在注射疫苗后21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9个月。5 .牛羊伪狂犬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颈部皮下注射,成年牛10毫升,犊牛8毫升,免疫期1年。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弱毒疫苗6月龄以上牛免疫。按疫苗注射头份,用生理盐水稀释为每头份1毫升,皮下或肌内注射,间隔30-45天二次注射免疫,免疫期可达1年以上。6. 号炭疸芽抱苗近三年有炭疸发生的地区使用,颈侧部皮内注射0.2毫升或皮下注射1毫升,注射14日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7,牛布氏杆菌19号菌苗预防牛布氏杆菌,56月龄母续牛接种。8 .牛病毒性腹泻疫苗灭活苗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妊娠母牛也可使用。第一次
14、注射后14天应再注射一次。弱毒苗16月龄牡牛接种,空怀青年母牛在第一次配种前4060天接种,妊娠母牛分娩后30天接种。9 .牛副流感U1型疫苗犊牛于68月龄时注射一次。第二节常见疫病防治新技术一、牛口蹄疫1 .病原及流行特点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大量存在于水疱皮和水疱液中,病牛的粪尿、乳汁、精液、口诞、眼泪和呼出气体中也有病毒,病牛症状消失后5个月,其唾液中仍可能存在病毒。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黏膜传染,本病冬季多发,夏季较平稳。2 .临床症状潜伏期24天,病牛以口腔黏膜出现水疱为主要特征(图10-1)。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C,精神委
15、顿,闭口流诞;2天后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膜发生水疱,其后,水疱破溃,形成边缘不整的红色烂斑:趾间及蹄冠皮肤出现热、肿、痛等症状,继而发生水疱、烂斑;病牛鼓行。口蹄疫图10-13 .防治措施已发生口蹄疫时,对病牛一律屠杀,不子治疗;疫区邻近地区尚未感染的牛群,应立即接种疫苗;对于安全地区的牛,重在预防,禁止从污染地区输入牲畜、畜产品。二、牛病毒性腹泻1 .病原及流行特点也称黏膜病,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传染源为患病牛及带病毒牛。病毒随分泌物、排泄物排出体外。急性病牛在发热期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一般可持续21天随中和抗体的增多,血液中的病毒逐渐消失,康复后,病牛可带毒6个月,健康牛可能成为无症状带毒者。主要传播途径是易感牛食入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由于吸入病畜咳嗽、呼吸带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也可经胎盘感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和春季发病较多。2 .临床症状临床症状表现为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称为牛病毒性腹泻,引起的慢性持续性感染称为黏膜病(图10-2)。自然感染潜伏期为710天,人工感染潜伏期为46天。由于感染病毒株的强弱不同、易感牛抵抗力存在差异,该病常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过程。图10-2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小肠黏膜)急性型牛腹泻病突出的特点是严重腹泻,症状表现以双峰热为特征。病初,病牛体温升高到40.541C,持续47天后恢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