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路径—基于美的集团的扎根理论研究.docx
《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路径—基于美的集团的扎根理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路径—基于美的集团的扎根理论研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路径一基于美的集团的扎根理论研究【摘要】如何实现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已有较为充分的探索,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与案例,但现有研究对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前置动因与实现路径还缺乏系统的理论解释。本文基于组织学习构建动态能力的视角,以美的集团为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研究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的机理。研究发现,战略、技术、组织、文化等因素是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重要动因,管理会计数字化的实现是通过组织学习形成数字化动态能力,管理会计数字化动态能力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基于价值创造的精益化管理、敏捷决策支持系统、客制化多维报表体系、智能财务孵化器,管理会计数字化带来的成效包括提升信
2、息质量以及促进高质量发展。本文由此提出基于组织学习构建管理会计数字化动态能力的理论框架,期望能为管理会计数字化实践提供管理启示。【关键词】组织学习管理会计数字化动态能力美的集团扎根理论一、引言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当前数字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然而,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2023年转型成效显著的中国企业比例仅为17%(数据来自2023年10月埃森哲发布的2023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研究)。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也成为“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参见2023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化转型引发企业全方位的管理变革,这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难点所在。
3、其中最为深远的变革是主要决策方式由人为判断转变为数据驱动(戚聿东和肖旭,2023)o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管理会计的地位,但数字化企业中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发挥是建立在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前提上。因此,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然而,我国当前管理会计数字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关于管理会计数字化的经验与理论也尚未得到系统总结。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全面开启,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加快解决标准缺失、制度缺位、人才缺乏等问题。其中,管理会计的数据基础需要夯实,以助推单位开展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管理会计活动,加强绩效管理,增强价值创造力(参见2023年12月财政部印发的会
4、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32025年)。但现有研究对于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前置动因与实现路径还缺乏理论化的系统性总结。本文基于组织学习构建动态能力的视角,以业内颇具代表性的美的集团为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研究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路径,由此提出基于组织学习构建管理会计数字化动态能力的理论框架,期望能为管理会计数字化实践提供管理启示。其中,选取组织学习构建数字化动态能力视角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企业生存发展面临极大不确定性,数字经济时代使中国企业面临“不转等死,转不好找死”的风险。而动态能力是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的立身之本(Teeceeta1.,1997);其
5、次,组织学习是企业感知与适应不确定性环境的生存之道,也是构建动态能力的关键路径(焦豪等,2008);最后,经过梳理政策文件,本文认为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在于“引导企业强化数字化思维,提升员工数字技能和数据管理能力”(参见2023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而管理会计数字化的重点方向是“开展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管理会计活动”,这些关键词分别与理论术语中的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相对应。二、文献与理论基础动态能力是指企业重新调整、整合和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以适应动态环境的能力(Teeceeta1.,1997)o动态能力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不同的时代背景要求企业具备与之对应
6、的动态能力。焦豪等(2008)将动态能力分为四个维度: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和组织柔性能力。张振刚等(2023)结合数字经济时代的特点,提出了数字化动态能力的四个维度:资源配置能力、实时分析与预测能力、创新能力和客制化能力。一方面,数字化动态能力形成的前提是组织完成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本质就是数字技术提升企业性能的过程。因此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也适用以往经典的技术采纳模型,如技术一组织一环境(Techno1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模型。TOE模型由TornatZky和KIein(1982)提出,认为组织采纳及实施一项创新技术的过程
7、主要受到技术、组织及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该模型被广泛用于分析不同信息系统领域中组织技术的应用背景因素。另一方面,组织学习是企业动态能力的关键形成机制(焦豪等,2008)o根据CroSSan等(1999)提出的组织学习框架,组织学习的前馈过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解释、知识分享和组织记忆,强调组织对新知识的探索式学习;反馈过程通过内部提炼进行增量学习,提升技能,强调组织对现有知识的利用式学习(Ho1mqvist,2004)o图1数字化动态能力构建的理论框架基于文献,本文初步提出数字化动态能力构建的理论框架(见图DO该理论框架认为,数字化动态能力包括四个维度:资源配置能力、实时分析与预测能力、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会计 数字化 转型 动因 路径 基于 集团 扎根 理论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