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管理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管理制度1目的明确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要求与操作规范,保障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患者的安全。2 .范围本文件的执行部门/科室主要为麻醉科;执行人员主要包括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适用于患者术中血液回收与自体血回输等工作。3 .术语、缩略语和定义回收式自体输血(sa1vaged-b1oodanto1ogoustransfusion,SAT):是指使用专门的血液回收设备,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将术野出血、创伤后体腔内的积血或手术后引流血液等进行回收,经过过滤、洗涤及浓缩等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的一种输血技术。4 .目标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操作规范,无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5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2、5. 1麻醉科负责建立血液回收设备标准操作程序及回收自体输血标准操作程序,负责血液回收设备维护、保养。5.2麻醉医师负责实施术中血液回收技术、自体血液回输以及回收式自体输血全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监护和相关指标监控。5. 3手术室护士负责协助麻醉医师开展回收式自体输血工作。6. 工作程序7. 1适应证(1)手术患者预计失血量大于500m1或超过其血容量10%;(2)异体输血率超过10%的手术患者;(3)稀有血型或有高频抗原(high-preva1enceantigen)抗体的患者;(4)预计失血量8m1kg体重的婴幼儿患者;(5)拒绝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6.2禁忌证:血液受到外来有害物质污染时,受
3、污染的血液不可回收;医师判断具有其他不可回收的情况。6.3病例选择:估计胸腹腔内积血或手术出血量50OnI1者均适合回收式自体输血。6.4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操作严格执行血液回收设备标准操作程序及回收式自体输血标准操作程序。6.5自体血的回输:根据患者出血情况及Hb水平决定回输时机,回收的红细胞室温保存不应超过4h,4寸2。C冷藏保存不应超过24ho6.6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终止回收式自体输血操作(1)回收过程中发现血液存在污染;(2)回输过程中发现有空气气泡;(3)患者病危。6.7回收式自体输血的监护(D基本监护包括:心电监护(ECG)、无创血压(NIBP)、血氧饱和度(Sp2)、血红蛋白水平(
4、Hb)或红细胞压积(Het)。(2)选择性监护包括:体温(T),中心静脉压(CVP).有创血压(IBP)、血气分析、电解质及血栓弹力图(TEG)o6.8不良反应及防治(1)出血倾向:回收、洗涤的自体血不含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应定期监测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必要时补充血小板及新鲜冰冻血浆。(2)其他:目前使用洗涤式方法回收自体血,不良反应少,但在进行SAT时仍然可能出现溶血、感染等不良反应,应该注意观察,及时处理。1 .9病程记录:由操作者完成,内容应包括开始回收时间、回收血量、保存温度、保存时间、回输时间、回输血量及监护情况等。6 .10回收式自体输血执行单。由麻醉科医师按执行单流程在回收前、回收中
5、、回收后逐一填写,手术巡回护士协助核对。完成后入病历保存。7 .注意事项7.1自体血液回收分为非洗涤式及洗涤式两种。根据我国卫生部2000年6月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自体输血指南”,非洗涤回收方式不作为回收式自体输血的临床使用。故临床科室不得实施非洗涤回收方式的自体输血技术。7.2采集的血液并非必须回输,实施前患者应知情同意。7.3当国家法规发生变更时,我院技术许可范围随之改变。8.记录和报告8.1记录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执行单。8.2报告无。9.参考文献(1)刘景汉,汪德清.临床输血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陈小伍,于新发,田兆嵩.输血治疗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杨成民,刘进,赵桐茂.中华输血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专业委员会.自体输血临床路径管理专家共识(2019).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9,32(1):81-86.2014.(5)严敏.围手术期合理用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