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
《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6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征求意见稿)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专家工作组2023年12月11B一、前言1二、疾病特点、分期和分型2(-)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及分期2(二)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和分型3三、食养原则和建议4(一)食物多样,分期选配5(二)能量充足,体重合理,谷物为主,主食优化6(三)蛋白适量,合理摄入鱼禽豆蛋奶肉7(四)蔬菜充足,水果适量8(五)少盐控油,限磷控钾9(六)适量饮水,量出为入11(七)遵循药食同源原则,调补有道H(八)合理选择膳食补充剂,改善营养状况12(九)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13(十)定期监测,强化自我管理14附录1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食物选择16附录2常见食
2、物交换表21附录3不同地区食谱示例25一、东北地区25二、西北地区30三、华北地区37四、华东地区40五、华中地区47六、西南地区51七、华南地区56附录4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方举例61附录5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分期营养管理原则64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一、前言慢性肾脏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慢性进展性疾病。2023年发布的第六次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20182019年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8.2%,成人慢性肾脏病人群高达8200万;根据中国透析人群登记数据库显示我国接受透析的人口数在2023年底已超过100万。慢性肾脏病病程长、并发症多、诊疗过程复杂,严重危害着我
3、国居民的健康,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费用支出。因此,慢性肾脏病已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公共问题之一。高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高喋吟、高盐摄入等不良饮食习惯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有关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尿酸血症也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膳食干预是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有效和重要手段,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膳食干预可明显延缓疾病进展,推迟进入透析时间;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在透析和合理药物治疗时,采用合理膳食干预可减少透析次数、预防营养不良,延长透析寿命。以“辨证施膳”为核心的中医食养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基础上的非药物方法,强调
4、根据体质、病因、病机、证候给予不同食养方案,在调和气血、平衡营养、辅助药物治疗上效果显著。针对不同体质和证候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选取不同特性的食物或食药物质食用,可明显改善肾脏病患者的尿蛋白、水肿等症状,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为预防和控制我国居民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日常膳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营养健康水平,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年)相关要求,制定本指南。本指南以食养为基础,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相关证据以及我国传统医学的理念和调养方案,提出具有营养学、中医学、肾脏内科学等多学科优势互补的成人慢性肾脏病患
5、者食养基本原则和食谱示例。本指南主要面向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以及基层卫生工作者,为慢性肾脏病患者提供规范的食养指导。使用者应在临床营养师和医师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食养方案,并定期监测效果和根据病情调整方案。二、疾病特点、分期和分型(-)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及分期。慢性肾脏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的慢性疾病,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程度尿蛋白、水肿、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表现。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晚期可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水肿、酸中毒等尿毒症表现。根据肾小球滤过率的水平将慢性肾脏病分为慢性肾脏病1、2、3、4、5期,慢性肾脏病1期患
6、者的肾功能处于正常阶段,2期肾功能为轻度下降,3期肾功能为中度到重度下降,4期肾功能为严重下降,5期肾功能为严重衰竭,此期又称为终末期肾病或尿毒症期,多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慢性肾脏病35期又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期。本指南中的膳食营养建议和食谱示例均按照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的临床营养原则来进行推荐和设计,具体内容见附录。(二)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和分型。中医将慢性肾脏病不同临床表现归为“肾衰”、“虚劳”等病范畴,发病部位主要涉及脾、肾,与心、肺、肝、三焦等,病因病机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主。慢性肾脏病中医辨证往往表现为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证型构成的复合证型,本指南建议从辨识单一证型入手,通过单
7、一证型的多元组合,可便捷辨识慢性肾脏病的复杂证型。常见本虚证单一证型及临床表现如下:气虚证:气短懒言,易疲劳,乏力,自汗,纳差,大便偏稀,舌淡或边有齿痕,脉沉细。血虚证:面色无华,唇甲色淡,经少色淡,临床常有贫血表现,舌淡质暗,脉细。阴虚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阳虚证:怕冷,手脚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脉沉弱。常见标实证单一证型及临床表现如下:湿证:湿在上焦者,可表现为颜面或肢体浮肿、头晕沉;湿在中焦者,可表现为纳差、恶心呕吐、口中黏腻;湿在下焦者,可表现为下肢水肿、阴囊水肿、身重倦怠乏力。舌淡胖苔白腻,脉濡或滑。热证:俗称“上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人 慢性 肾脏病 指南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