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docx
《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感染而在出院后出现临床表现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的感染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最近也有人将医院感染称为医疗保健相关性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分类方法很多,如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将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根据发生医院感染对象不同分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和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根据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不同分为不同部位医院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血流系统感染,不同部位医院感染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三、内源性医
2、院感染病原体来自感染患者自身,如来自肠道、泌尿道、生殖道等。患者自身的常居菌或暂居菌菌群中的细菌能引起自身感染,是因为它们能移位到正常寄居部位之外,如正常肠道细菌移位到泌尿道或血液,正常皮肤细菌移位到受损的组织(伤口)或血液;或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导致非优势菌过度生长(如艰难梭菌、醉母菌)。如消化道内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常引起腹部手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或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泌尿道感染。患者自身的常居菌或暂居菌引起感染一般有下列5种情况。寄居部位的改变:如大肠埃希菌由肠道进入泌尿道,或手术时通过切口进入腹腔、血流等。宿主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局部者如行扁桃体摘除术时,寄居在口咽部的甲型链球菌可经血流使原
3、有心瓣膜病者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应用大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放射治疗等,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一些正常菌群可引起自身感染,有的甚至导致败血症而死亡。菌群失调:是机体某个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群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并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由此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即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感染。在进行抗菌治疗时,由于敏感细菌被抑制或杀灭,未被抑制的细菌或耐药菌趁机大量繁殖而致病。引起二重感染的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为多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感染(鹅口疮、肠炎等)、肺炎、泌尿道感染或败血症等。若发生二重感染,除停用原来抗生素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感染 定义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