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十四五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十四五建设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十四五建设规划一、发展基础(一)发展前景分析随着中国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制冷空调工业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到稳定发展,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0%左右,可谓发展迅猛,现每年制冷从业人员数十万人,我国发展成全球第二大制冷空调设备的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生产国,众多等企业都已壮大为全球领先的制冷企业,这就为职业教育中的制冷专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应用空间,在消费市场需要大批懂制冷专业知识的安装维保人员,在生产领域需要大量技术工人。目前制冷行业正朝着节能、高效、环保、智能方向发展,从业人员必须有专业学习基础,调研表明,全国平均每年需要制冷专业的高、中
2、职生约20000人,全国各学校制冷专业招生规模较小,就业前景尚可。(二)专业现状分析1“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岗位能力调研、企业工作过程调研等多方面调研,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了“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符合专业特点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专业教学过程充分对接岗位,对接项目,充分发挥专业群的力量,借助信息化手段,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系统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完成对学生、教师多维度考评。2 .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情况本专业在设置期初,以专业就业为主要方向,课程均以专业类课程为主。经过十三五期间对制冷行业及岗位的调研和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在充分考虑专业现有
3、基础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群构建岗位能力模块,根据能力模块构建能力要素,以能力要素为切入点重组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3 .专业师资团队情况装备制造类教学部专任教师共31人,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简称制冷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占100%,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25%;高级讲师2人,讲师1人,助理讲师1人;“双师型”教师2名,占专业教师总数50%o4 .专业实训基地(校内外)建设情况本专业现有制冷和空调实训中心1间,实训设备70台套,标准工位50个,设备总值100多万元。近年来,先后与广东东芝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珠海格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
4、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大金空调有限公司、上海亿欣制冷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5个。拥有较为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及设备管理和维护等有关规定,确保设备仪器等的完好率。建立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轮岗制度,全面提高教师团队素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对实习管理外派带队指导教师的管理与监控,量化管理目标,责任到人。5 .专业招生及在校生人数情况截止2023年底,本专业2018级在校生45人,2019级在校生42人,2023级在校生46人,合计在校生总人数133人,保持着稳定的招生数量。(三)专业发展综合分析(SWOT分析)1 .专业优势(1)培养模式制冷专
5、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我校坚持“应用型”培养模式,探索符合专业特点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专业教学过程充分对接岗位,对接项目,充分发挥专业群的力量,借助信息化手段,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系统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完成对学生、教师多维度考评。(2)教师队伍拥有一支团结、善于学习的师资队伍,虽然专业教师人数不多,但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并且在不断的教学中创新和改革。(3)校企联动以现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基础,创建校企合作长效新机制。建立有校企合作委员会,制定有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年会”,构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不断加强联络、交流和深化合作。(4)生源稳定制冷
6、专业是我校一个老专业,招生人数较稳定,一直以来招生规模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2 .专业劣势(1)师资结构由于本专业规模不大,专业教师人数较少,且年龄偏大,缺少年轻老师,不利于本专业的长期办学水平。同时专业教师缺乏专业培训及企业实践锻炼经验,“双师型”教师占比需进一步提升。(2)地域限制由于制冷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处区域创新创业上获得的资源较为有限,思路也相对比较局限,面对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需要突破地域的限制,方能与时俱进。在教学硬件设施和实践教学方面,校外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数量较少,鲜明地突出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校外实习基地也较少。(3)教学资源缺乏在教学
7、资源库建设方面,缺乏资源库建设,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不足,导致教师课程可用资源较少,缺乏教学辅助手段。3 .专业机遇(1)当代社会,制冷应用渗透到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活动的各个领域,如空调工程、食品工程、机械及冶金工业、医疗卫生事业、国防工业、石油化工、农业、日常生活等,制冷技术是对人类社会和生活影响最大的工程技术之一,由于制冷应用广泛,故而需要大量的制冷技术人员,能提供稳定的就业。(2)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新设备、新工艺、新控制方法不断涌现创新,需要紧跟技术发展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岗位要求,保证了本专业学习的生命力。(3)与校外实习基地联系日益密切,利于专业资源建设。4 .专业挑战随着制冷技术
8、的发展,新制冷设备不断推出,而教材内容和教师的专业水平跟不上新技术的变化,教学内容有时跟不上时代发展。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团队不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有机会去参加技术专家组织的专业培训,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但这种专业培训太少,给课程内容的更新带来了挑战。另外当地缺少领先的制冷企业,特别是大型制造企业,给部分学生的本地就业带来困难,一部分学生只能去接纳能力较强的外省就业。二、指导思想1 .目的宗旨贯彻落实“十四五”期间(20232025年)发展的基本规划及“十四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制冷人才需求的实际,致力于
9、培养具备创业、就业能力的制冷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建设,完善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结构课程体系,努力开展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全面提高毕业生质量和毕业生对市场的适应性。促进我校制冷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发展。2 .专业定位我校制冷专业开设于1994年,是我校老牌专业之一。本专业自开设以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设施,提高师资水平,紧跟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逐渐形成以制冷专业为核心,以机电技术应用、智能制造专业为补充的专业群。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推进专业建设
10、规范化,发挥专业建设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制定和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组织教学活动,以适应重实践、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培养出满足制冷人才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实用性人才和为进一步的升学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加强产学合作,使实习实训条件更加完备,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地方经济,促进专业发展。(二)具体目标(表格描述)序号任务建设目标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每年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坚持就业升学双导向,以能力为主线,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依托校内实训基础、校外实习基地,完善“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课程体系改
11、革对准岗位设置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群构建岗位能力模块,根据能力模块构建能力要素,以能力要素为切入点重组教学内容,构建符合“岗课赛证”融合需求的课程体系。3三教改革建设一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建设一流课程,编写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职业教育规划序号任务建设目标教材,多领域助推专业群特色发展。4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引入企业资源、争取学校资金,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教学条件,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5教科研推进建立良好的应用性学术机制,建设服务科研工作的信息资源保障平台,帮助参加教师能力、教师技能比赛的教师取得好成绩,在指导学生技能比赛方面实现突破。6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探索构建多方参与、
12、多个维度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将证书获取率、比赛成绩、升学率、就业率及各方满意度等纳入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体系,多方面对学业水平进行评价。7专业文化建设以文化为视角积极提炼专业个性和共性元素,精心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专业文化,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的精髓融入专业文化内涵,形成专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体系。8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势,参与农民工技能培训和社会考证,与企业合作开发应用研究项目,开展合作交流。四、主要任务(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坚持就业升学双导向,以能力为主线,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依托校内实训基础、校外实习基地,完善“学训一体,工学结合”
13、的人才培养模式。“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运行方式为:第一学年实践教学时间内安排学生进行机加工和电控实训,主要训练学生的敬业责任意识和专业基础技能,实习单位为校内实训基地。第二学年实践教学时间内进行制冷技能实训,在职业基本能力课程中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主要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岗位素养。在第三学年实践教学时间内通过生产性项目实训(顶岗实习)实现生产和学习的有机结合,实习单位为校外实习基地,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为升学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体系改革在课程体系结构设
14、计上,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块,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制冷行业实际工程项目,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对准岗位设置课程,在充分考虑专业现有基础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岗位群构建岗位能力模块,根据能力模块构建能力要素,以能力要素为切入点重组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1 .确定职业岗位群本专业主要面向商用制冷系统施工、运行维护以及冰箱空调制造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工作的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15、以此确定制冷专业的四大职业方向:职业方向对应岗位小型制冷设备安装、维修小型制冷装置安装调试及维修制冷空调设备生产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公司技术工人中央空调安装、维护、管理中央空调安装与调试及运行管理与维护冷库运行、维护、管理冷库运行管理2.构建职业能力模块及能力要素根据职业岗位群对人才职业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岗位人文素质模块”“岗位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和“岗位拓展能力”4个能力模块。能力课程支持岗位人文素质模块1 .军训与入学教育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4 .哲学与人生5 .职业道德与法治6 .语文7 .数学8 .英语9 .信息技术10 .体育与健康I1劳动教育12 .历史13 .艺术14 .物理岗位基础能力1 .电工基础2 .模拟电子线路3 .数字电路4 .机械制图5 .机械原理6 .电控及电工实训岗位核心能力1 .制冷原理与设备2 .空气调节3 .冷库技术4 .制冷和空调设备基础与技能5 .汽车空调6 .电工上岗证实训7 .制冷上岗证实训岗位拓展能力1.CAD2 .建筑识图3 .应用文写作4 .文学作品研读()三教改革1.教学改革结合制冷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