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食货志》与《管子-治国》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汉书-食货志》与《管子-治国》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书-食货志》与《管子-治国》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汉书食货志与管子治国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材料一:管子日:“仓康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日:“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娥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咕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夜之矣。即
2、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羽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縻縻也,窃为陛下惜之!(节选自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
3、。故先王使农、土、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七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竹芍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徒成邑,二徙成都,叁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O3宣差为氐”;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节选自管子治国)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
4、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先王者善A为民除害B兴利C故D天下之民E归之F所谓G兴利者H利农事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被,指遭受,与促织中“闻妻言,如被冰雪”的“被”词义不同。B.胡,指什么,与归去来兮辞中田园将芜胡不归”的“胡”词义不同。C.过,指超过,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的“过”词义相同。D.奸巧,文中指奸诈的人,与墨子中“小人见奸巧,乃闻不言也”的“奸巧”词义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书食货志中,作者分析了当时国家的局势和
5、汉代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政策,提出了加强积贮的根本措施。B.汉书食货志中,作者从应对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入手,谈国家不积贮的危害,从而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仓縻实而知礼节”。C.管子治国认为“兴利”是采取有利于农业的措施,“除害”则是禁止不利于农业的措施,能“兴利除害”则能使民心归附。D.两篇文章都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向君王提出了发展国家的建议。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4分)译文:(2)今也仓原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4分)译文:14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书-食货志 管子-治国 汉书 食货志 管子 治国 对比 阅读 答案 解析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