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暂行).docx
《自然灾害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暂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暂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自然灾害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暂行)的内应急发202323号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自然灾害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暂行)的通知各盟市应急管理局,厅机关各处室、各所属事业单位:现将自然灾害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暂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3年3月25日自然灾害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和规范全区自然灾害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灾害事故”)信息报告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确保各类灾害事故及时应对、有效处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
2、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内蒙古自治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灾害事故信息报告工作。第三条灾害事故信息报告工作坚持依法依规、分级分类、归口管理、及时高效”原则,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建立职责明晰、标准统一、规范准确、实时高效的灾害事故信息报告工作机制。第四条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负责全区灾害事故信息报告的管理、协调和指导工作,具体承担向应急管理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报送相关信息,向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有关信息。各盟市、旗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
3、灾害事故信息报告工作,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和本级党委、政府报告信息,向同级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有关信息。第五条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和下级应急管理部门严格按照规定和时限要求,及时、客观、真实、全面报告信息,严防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现象发生。第二章报告范围和内容第六条信息报告涉及的灾害事故类型包括:(一)洪涝、干旱、台风、地震、地质和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信息;(二)各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信息;(三)可能引发灾害事故的险情;(四)已经或可能引发重大社会舆情的灾害事故信息;(五)毗邻国家、省区发生且可能对我区造成影响的灾害事故;(六)上级应急管理部门要求核报的信息;(
4、七)其他需要报告的灾害事故信息。第七条以下灾害事故信息,必须向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报告:(一)较大级别以上的灾害事故信息;(二)盟市级发布的红色、橙色灾害事故预警信息;(三)厅承担自治区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职责相关处室发布或获取的自治区级红色、橙色、黄色灾害事故预警信息;(四)发生在敏感时间、敏感地点或者涉及敏感人员的,或可能引发较大级别以上灾害事故、重大舆情以及造成重大险情的;(五)危险物品火灾、爆炸、严重泄漏事故;(六)跨省区、跨盟市行政区域的灾害事故;(七)毗邻国家、省区发生且可能对我区造成影响的灾害事故;已经或可能引发重大社会舆情的灾害事故信息;(八)其他需要报告的信息。第八条信息报告内容应
5、当要素齐全、数据准确、表述规范、言简意赅。信息标题应当概括地点、类型、伤亡人数、重要进展等核心内容。第九条信息报告内容一般包括:(一)信息来源;(二)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员以及现场情况;(三)发生单位(场所)的名称、性质、安全监管行业分类等基本情况;(四)基本过程(包括应急救援情况)及初步原因分析;(五)影响范围,包括已经或可能造成影响的地区、死亡及受伤人数(包括失踪、涉险、需要紧急转移的人数),房屋倒塌损毁情况,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损毁情况,以及初步估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六)应对情况,包括指挥机构和现场指挥机构组成及联系方式,已投入的力量、采取的措施和处置进展,遇到的困难及拟采取的
6、措施;(七)发展趋势;(八)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第十条信息须按首报信息、续报信息、终报信息的次序进行报告。首报信息包括接报时间、信息来源、事发时间、事发地点、事件类型、伤亡情况、初步采取的处置措施、初判危害程度和趋势等基本要素。续报信息包括事件起因、伤亡损失情况、处置进展、发展趋势、舆情反映、对策措施等基本要素。终报信息包括事件概况、性质认定、应对处置情况以及需要采取的工作措施基本要素等。情况简单、影响范围小、处置持续时间短的灾害事故,可综合报告。第十一条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赴现场工作组应向本部门信息报告工作机构报告灾害事故总体概括、属地采取的应急响应各项措施、面临的突出困难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以及
7、工作组开展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等综合情况。第十二条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相关内设机构和所属单位根据工作职责,应向本部门信息报告工作机构报告灾害事故发展趋势分析、应急响应措施、灾情、力量调用及抢险救援工作、装备和物质投入、相关历史数据和参考资料、贯彻落实领导指示批示等综合情况,以及面临的突出困难和下一步工作措施等。第三章报告时限和方式第十三条信息一般逐级上报,情况紧急时,可多级同时报告。必要时,可直接向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报告,随后逐级补报。第十四条灾害事故或重大险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发生地旗县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旗县(市、区)、盟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灾害 事件 生产 安全事故 信息 报告 工作制度 暂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