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师范院校服务“双减”的潜力.docx
《深挖师范院校服务“双减”的潜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挖师范院校服务“双减”的潜力.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深挖师范院校服务“双减”的潜力当前,我国正深入实施“双减”政策,力图从根源上改善和优化教育生态。“双减”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也是“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而“双减”是系统谋划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为促进“双减”工作有效实施,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之后不久,2021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印发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和相关从业人员的管理,
2、提高校外培训服务水平和教育行业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确保培训材料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和校外培训育人质量。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为直接导向的“双减”工作,虽然看似聚焦当下基础教育领域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关系错位,学生课业压力、家庭教育支出与整体教育效果不相匹配等突出问题的具体举措,实则更是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为满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求,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减”工作是对新时代育人格局、教育体系重构的重要探索,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实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发展,因此对改革的全局性、系
3、统性与实效性提出了高要求。就“双减”工作推进情况而言,目前直接参与工作的主体主要为中小学校、校外培训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其中,各地中小学校较为关注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减轻课业负担、改进教学评价方式、提供完善课后服务的可行性方案探索,各类校外培训机构更多是研究自身发展方向、尽快实现转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则主要承担了改革要求落实情况监督、经验总结、实施细则制定等任务,三者的工作侧重点差异很大。当前,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仍存在相关主体配合度不高、专业力量介入不足、各地发展不平衡、工作成果较为分散、长效机制供给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在协调、有序解决前述三个层次问题方面还面临诸多困境。但在后续
4、改革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到“双减”工作的系统落实,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深挖师范院校特别是省属本科师范院校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潜力,借助专业力量组织开展系统的政策研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随着“双减”工作的推进,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师范生是教培机构培训师最主要的招聘对象之一,也是各省份地方中小学校教师的重要来源。虽然教育培训机构大量转型或倒闭对省属师范院校的各方工作有一定影响,但更应该抓住契机发展,助力“双减”工作真正落地开花。首先,可以利用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地域分布广泛且相对均匀的特点,促进省域范围内“双减”工作的统筹规划、统一部署。2021年10月25日,教育部发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挖 师范院校 服务 双减 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