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认知对抗的思考(1).docx
《智能化时代认知对抗的思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化时代认知对抗的思考(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智能化时代认知对抗的思考目录1 .序言12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时代探索13 .追本溯源,从历史发展看认知战端倪54 .心灵操控,从显著战果分析认知战原理65 .智能化时代认知对抗的新趋势76 .多域融合,从当前趋势看认知战发展走向117 .智能化时代开展认知对抗的几点建议121.序言在春秋时期,鲁国著名工匠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器械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得知消息后,前往楚国劝说楚王。见楚王后,墨子通过打比方让楚王觉得攻打宋国不妥,最后放弃攻打宋国。在这个故事中,墨子利用“知类法劝降,通过改变对手的认知进而影响其决策和行动,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也是早期认知对抗的雏形。自有战争以来,“
2、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一直是战争指挥者的最高追求。认知对抗通过影响塑造对手思维、心理、信念、意志,进而影响甚至改变其决策、行动,从而达到占据认知主动、制胜作战对手的目的,其实质是通过各种策略最终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认知对抗的关键是“认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认知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抽象、描述,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构建出一个和人类认知空间相平行的新系统,它可以像人一样思考,帮助人们推理、判断、预测,提供决策依据,为认知对抗“赋能GPT作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大规模训练语料库,生成自然流畅的语句和段落,为认知对抗提供了技术支撑,认知对抗将成为未来战争“全胜之道。2 .不
3、战而屈人之兵的时代探索“不战而屈人之兵出自孙子兵法谋攻,原文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意思是最高明的军事策略是用谋略取胜,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再次是通过战争手段解决问题,最后是攻城掠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战争带来的损失和痛苦,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国家的智慧和文明。简单的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指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战争来取得胜利,是历史上战争策略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种策略也在不断进化和探索。图1张仪通过游说各国君王扩大了秦国的领土在冷兵器时代以前,主要是从物理域的角度去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这种探索主要体现在态势上。也就是说,在战争中,如果一方形成了一
4、种态势上的优势,便可以通过谈判等手段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比如,在战国时期,秦国击败其他六国后,张仪游说各国的君主与秦国结为盟友,共同对付其他的国家,从而扩大了秦国的领土和实力,利用和平的手段使得秦国在战国时期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现代战争中,仍然存在从“物理域角度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例,比如2008年的俄格战争中,俄罗斯在攻下格鲁吉亚东西交通动脉哥里后,基本形成了态势的优势,从而最终迫使对方选择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军提出OODA(观察-判断-决策-行动)理论,信息战打响,各国开始从信息域探索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信息域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主要
5、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以快速获取信息为优势,讲究“以快打慢另一种是利用假信息迷惑对手,让对手做出错误决策,这种形式主要依靠技术优势。例如,美军“舒特项目的攻击手段是一种通过无线方式进入对手信息网络,瘫痪对手防空体系的武器系统,作战效益巨大。图2美空军前参谋长大卫古德芬2017年9月,美空军前参谋长大卫古德芬首次在军事上提出了认知战的概念,战争的形态正向认知战方向转变,标志着认知战开始进入美军理论体系,成为其新一轮作战概念创新的思想内核。世界各国也开始从认知域探索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认知域的探索有时与物理域、信息域相结合,有时不与物理域、信息域相结合O例如,2019年美军提出的“决策中心战,其目
6、的是通过保持己方决策优势,同时使对手处于决策劣势,表明即使拥有信息,如果不能正确决策,也将失去作战优势。再如,在美国领导人大选中,拜登在与特朗普竞争时,利用NatUre等极具影响力的期刊发文抨击特朗普、支持自己,从而在这场大选中“不战而屈人之兵2016年以来,美国对“伊斯兰国(IS1S)实施代号为“发光交响乐的网络作战行动,行动的方法是通过降低IS1S的网络速度、中断网络连接、制造电脑程序故障等手段,隐蔽而持续地扰乱IS1S成员日常行动,使其产生混乱、愤怒和绝望等负面情绪,以此来打击他们的士气,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当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正在从物理域、信息域向认知域转变,认知域
7、贯穿于整个过程,无时无处无地不存在,作战对象包括参战人员,也包括平民和战争潜在目标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领域的对抗成为未来战争的终极之域。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的GPT-4大型多模态模型可以接受图像和文本输入,具有强大的识图能力,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这种技术能够大幅提升战场上的人机交互能力,加快信息处理速度,将成为认知对抗领域的重要依托。3 .追本溯源,从历史发展看认知战端倪据相关资料显示来看,“认知战”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其强调战争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暴力手段打垮对手抵抗意志,将己方意志强加于敌。”在我国亦有“攻心为上”等思想,“四
8、面楚歌”等战术运用等作为认知战雏形的具体体现,可以说“以人脑作为目标”的作战思想古已有之。随着无线电台技术的快速发展,认知战首次迎来第一次飞跃式发展。19世纪末,由于无线电台的诞生,信息传播速度较过去有着较大提升,认知战发展的客观条件得到了满足,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契机,认知战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研究。不过当时认知战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心理战,因此许多国家建立了专门机构、组建心理战部队、研究心理战理论、搜集心理战情报、制定心理破坏的政策和方法,当时美军尽管没有组建专门部队,但已经设立了如陆军G-2D宣传分部等机构运用现代宣传技术执行部分心理战相关任务。而在二战中,美国组建了“战时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化 时代 认知 对抗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