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病案分析-1.中医内科学.docx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病案分析-1.中医内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病案分析-1.中医内科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一病案分析-1.中医内科学问答题1病例摘要:张某,男,58岁,已婚,工人。患者3年来常于秋冬之际出现咳嗽咯痰,伴胸闷不适。3日前受凉后出现(江南博哥)咳嗽、咯痰,伴低热,自行服用止咳化痰药物,热退。但患者咳嗽加重,并出现喘息胸闷,不能平卧,前来就诊。目前患者咳喘胸闷,平卧困难,咯痰量多,色白、质黏,咯吐不利。脱痞纳呆,时感呕恶,口黏,大便澹。舌淡,苔白腻厚,脉滑。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胀相鉴别。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主诉:咳嗽、喘息伴胸闷间断发作3年,加重3日。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
2、咳嗽、喘息伴胸闷间断发作3年,加重3日,故诊断为喘证。脾失健运,积湿成痰,复感外邪,痰浊干肺,肃降失职,故咳喘胸闷、咯痰量多;痰湿中阻,脾胃不和,故脱痞、呕恶、便澹、口黏。舌淡,苔白腻厚,脉滑亦为痰浊阻肺之象。辨证为痰浊阻肺。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喘证与肺胀相鉴别:肺胀为多种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以喘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为临床特征,喘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喘证则以喘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但喘证日久可致肺脾肾三脏虚损,发展为肺胀。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喘证中医证候诊断:痰浊阻肺证中医治法:化痰降逆方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药
3、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陈皮IOg半夏IOg茯苓20g炙甘草6g生姜3片炒苏子IOg炒白芥子6g炒菜腋子15g桑白皮20g黄苓Iog杏仁IOg枳壳IOg全瓜篓20g浙贝母IO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问答题3.病例摘要:刘某,女,52岁,已婚,工人。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少量咯血,经肺部CT及痰检诊断为肺结核,给予抗唐药物治疗。患者目前仍时有咳嗽,偶有痰中带血,遂前来就诊。症见:间断咳嗽,气短声低,痰中偶有带血,面色(白光)白,晚间盗汗,神疲倦怠,纳差,二便可。舌质淡,苔薄,脉细弱。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虚劳相鉴别
4、。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主诉:咳嗽、间断咯血1年。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咳嗽、间断咯血1年,诊断为肺痍。患者肺脾同病,清肃失司,而致咳嗽,气短声低;肺络受损,而致痰中带血;气阴亏损则面色胱白,盗汗,乏力;脾虚中焦不运,而见纳差;脉细弱为肺脾同病,气阴两虚之象。综上所述,辨证为气阴耗伤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肺痍与虚劳的鉴别:二者都是慢性虚损性疾病,虚劳是由于脏腑亏损导致多种慢性虚损证候的总称,病理性质为五脏虚损,以肾为主,一般无传染性。肺唐则是一个独立性疾病,是由于体质虚弱、痍虫侵肺所致,病位主要在肺,病理性质以阴虚为主,具有传染性。诊断:中医疾病诊断:肺
5、唐中医证候诊断:气阴耗伤证中医治法: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方剂:保真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太子参15g炙黄芭20g炒白术15g茯苓30g麦冬15g天冬15g生地黄15g白芍20g山药30g仙鹤草15g百部IOg藕节IOg砂仁6g百合20g7剂,水煎服O日1剂,早晚分服。问答题5.李某,女,58岁。2012年7月28日就诊。患者自述腹痛腹泻2天。患者2天前吃麻辣火锅,当晚即作腹痛泄泻,自服黄连素片效果不佳,前来就诊。现症见:腹痛腹泄,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便色黄而臭,肛门灼热,大便日行78次,小便短赤,烦热口干渴。答题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中医疾
6、病诊断:泄泻。中医证型诊断:湿热伤中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腹痛泄泻及饮食不节史为主症,辨病为泄泻。现症见腹痛腹泄,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便色黄而臭,肛门灼热,大便日行78次,小便短赤,烦热口干渴,辨证为湿热伤中证。湿热内蕴,气机壅滞,下迫大肠。治法:清热利湿。方剂名称:葛根苓连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葛根15g,黄苓9g,黄连9g,甘草6g,车前草9g,苦参9g。3齐U,水煎服。日1齐早晚分服。问答题6.陈某,女,25岁,未婚,教师。2015年12月1日初诊。患者平日工作任务重,常无法按时进餐。1周前受寒后出现胃腕部疼痛,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现症: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
7、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澹薄,舌淡苔白,脉虚弱。答题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9g,胶饴30g,黄茂Sgo3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中医疾病诊断:胃痛。中医证型诊断:脾胃虚寒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胃腕部疼痛,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为主症,辨病为胃痛。现症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澹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辨证为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寒,失于温养。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剂名称:黄茂建中汤加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助理 医师 实践 技能 病案 分析 内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