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课标课学习》——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新课标课学习》——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课标课学习一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我发现新课标最大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落实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地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注重优化课程内容,彰显学科融合,有利于助推学生进行深度与广度的学习。义务教育课程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这既是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对于聚焦学生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增强民族自信、国家自信、文化自信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为教师的大教学观的转变指明了方向。最后,科学研究学业质量标准,落实“双减”精神,
2、让教与学更有章可循。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科学研制学业质量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很好地引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不仅为今后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了依据,更重要的是,让老师真正明白了“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关于2023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情境化”的思考2023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部分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
3、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在课程理念部分也提到,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从中可以看出,语文学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三个要点,一是强调情境。二是强调问题,三是强调活动。活动
4、与实践很接近,需要情境化。越是低年级越要重视情境。基于新课标的教学也提倡: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可见情境化教学确实是十分必要的。但语文教学应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而非虚假的情境。我认为,例如语文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才能感受一年四季的风景色彩,体验春的生气、夏的热烈、秋的凋零、冬的寂静。只有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才能发现万事万物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体验感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这就是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培养核心素养,提升观察和思考能力。我们
5、对“情境化”的错误理解也会导致教学中存在“假情境”的问题,只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这种情境的创设起不到让学生真实学习的作用,甚至会干扰我们的课堂,例如笔者在讲观沧海天净沙.秋思时,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情境:学校微信公众号“中华诗词”要推送四季之景的古诗词,其中观沧海和天净沙秋思将被展览在“当诗人遇见秋”的专栏里,请你帮助完成公众号的编辑和设计。设计这个学习情境是为了串联三个学习任务:一、诗中有韵读准节奏。公众号需要插入相关的诗歌诵读链接,让读者走进立体的诗词世界。1,请自由朗读诗歌,说一说你的初读感受。2.请你结合本单元学习掌握的朗诵技巧一一抑扬、轻重、节奏,从四首诗歌中任选一首,设计朗读脚本,并说明自己的设计理由。3,听范读,完善自己的朗读设计。二、诗中有画赏析景物。公众号需要给每首古诗添加背景插图,请结合具体语句,从以下图片中进行选择,并说明理由。(提示:可从景物的色调、特征、氛围、人物的形象等细节观察思考。)三、诗中有情探寻情思。总之,在我看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聚焦真实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让他们在观察与体验中激发思维,获取新知,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