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减重与代谢外科研究进展.docx
《2024减重与代谢外科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减重与代谢外科研究进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4减重与代谢外科研究进展摘要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快速攀升,减重与代谢手术(MBS)不仅是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手段,而且可使肥胖相关疾病获得缓解或者改善。目前国内减重与代谢外科学科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MBS展示了优于传统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结局,然其机制依然不完全明确。肥胖患者合并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MBS后也可获得长期改善,然而其改善的机制除了依赖于体重降低外,是否还有独立于体重降低之外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鉴于大量临床证据及基础研究支持MBS治疗肥胖及肥胖相关代谢紊乱的优效性,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对MBS适应证中体重指数(BMI)的要求进行了下调,由于同期
2、新型减重药物和医疗器械相继问世,对于肥胖症的治疗有了更多手段,故新的BM1要求仍有待于内科的认可和接受。未来肥胖病学有望成为一门学科,而整合了肥胖相关多学科的减重中心应为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肥胖患病率迅猛攀升。根据2019年国内243个城市成人体检数据分析,我国平均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已达24.4kg/m2,其中肥胖率14.1%,超重率34.8%0而且,随着BMI的增高,多种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其中包括胰岛素抵抗(正常体重人群与肥胖人群患病率比较,23.0%36.9%X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11itus,T2DM,5.2%比14
3、.6%1血脂异常(16.9%比42.4%高血压病(11.2%比36.9%1高尿酸血症(6.3%比21.1%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1coho1icfatty1iverdiseasezNAF1D,13.3%kt81.8%)等1,而有效减重可改善甚至逆转肥胖相关疾病。起源于1950年代的胃肠减重手术2,迄今为止依然是最为有效、减重幅度最大的肥胖治疗手段。其机制是通过重建胃肠道的解剖和/或连接关系,使有效胃容积缩小以限制摄食量,和/或使小肠有效长度缩短以减少营养成分在小肠的吸收,从而造成营养负平衡而达到体重减轻的目的。减重手术最初为减重而设计,随后临床实践发现,此类手术不仅可以有效减重,对于
4、肥胖患者所合并的代谢紊乱,尤其是T2DM,可达到快速临床缓解3,而且T2DM的临床缓解并不完全依赖于术后体重的降低,于是减重手术被进一步命名为代谢与减重手术(metabo1icandbariatricsurgery,MBS工从汉语发音习惯考虑,国内习惯于称之为减重与代谢手术。对手术重新命名的目的在于确认此类手术对代谢紊乱治疗的有效性。我国微创MBS起源于1999年4,自2012年以来,该学科在国内开始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国全年MBS手术数量逾3万例,而2018年则刚突破1万例5。MBS已成为医学界备受瞩目的亚专科,然而在一些关键学术问题上,还需要不同学科,尤其是内分泌代谢学、临
5、床营养学以及外科学达成共识,而这些尚未形成共识的关键问题,也成为了本学科的热点问题。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也与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深入研究息息相关。一、MBS治疗肥胖相关疾病的问题MBS手术治疗T2DM是该学科的重大进展。最初减重手术为治疗肥胖症所设计,直到1995年PorieS等3报道了历时14年的608例胃旁路术的临床结果,术前合并T2DM的患者当中,82.9%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回归正常。于是,减重手术治疗T2DM的临床现象引起广泛重视。在临床层面,众多学者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通过临床证据进一步确认减重手术治疗T2DM的有效性,以及通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证实减重手
6、术治疗T2DM对比于传统治疗方式的优效性。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STAMPEDE临床研究,该研究为在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1eve1andC1inic)开展的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目的在于比较减重手术与传统药物治疗T2DM的临床结局。该研究把血糖控制不佳的BMI介于27-43kg/m2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包括传统的药物强化治疗组、Roux-en-Y胃旁路手术组和胃袖状切除术组,每组50例患者,治疗后1年6、3年7和5年8结果均显示两种手术治疗T2DM都显著优于药物强化治疗组。在术后5年,29%的Roux-en-Y胃旁路术后和23%胃袖状切除术后患者的T2DM获得长期完全缓解,
7、即在不应用任何降糖药物的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而药物强化组仅有5%患者得到完全缓解,与此同时,3组患者总体重减轻率分别为23%、19%和5%o该研究奠定了减重手术治疗T2DM的优效性,也使得各个专业学会将MBS纳入治疗T2DM的临床路径9。另外,在基础研究层面,针对MBS治疗T2DM的机制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来众多科学假设,包括前肠假设(foreguthypotheses)和后肠假设(hindguthypotheses)10。其中前肠假设认为胃旁路术后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与食物不再接触,会产生一些有利于血糖调控的因子,譬如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后肠假设认为食糜提早进入远
8、端小肠,促使远端小肠分泌的一些有利于血糖调控的因子产生更强更早的分泌,譬如胰高血糖素样素肽1(G1P-11其他的机制包括手术引起有益的肠道菌群改变11、肠脑轴反馈的改变12、胆汁酸分泌的变化13等。然而任何一个机制,均不能全面解释MBS手术后身体发生的所有改变。未来长时间内,对MBS治疗T2DM的机制的探索,尤其是对传统意义上属于消化系统的胃肠道的内分泌代谢功能进行揭示,将依然是本学科领域期待突破的研究热点和重大问题。任何对于机制研究的突破,都将有可能为T2DM和肥胖症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研发靶点,并有望对设计针对非肥胖型T2DM患者的不影响体重而治疗T2DM的真正意义上的彳弋谢手术提供理论依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代谢 外科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