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海淀初二(下)期末语 文.docx
《2022北京海淀初二(下)期末语 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北京海淀初二(下)期末语 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北京海淀初二(下)期末语文2023.07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考分钟。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须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知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10分)学习演讲单元后,年级举办了“和谐之美”主题演讲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下面是某同学为撰写演讲稿而搜集的一段资料。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甲】“和”是诞育万物的本源。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时顺应自然地貌,因势利导“筑堰分水”,驯
2、服了曾经怒不可遏的岷江。自此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史上最严禁渔令”的启动,引导长江沿岸渔民顺应自然,应时而作。几年后原本(XiOo)声匿迹的鳍鱼再现洞庭湖,【乙】“微笑天使”江豚频频现身。云南野生亚洲象北上迁徙,迁回行进约1300公里。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一路保护引导,最终使象群安全回到传统栖息地安营(zh。)寨。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在自然中享受和谐之美。(1)该同学对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拼音对应的汉字和意思有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遏”有“阻止”的意思,读作晚”。B.“徙”有“迁移”的意思,读作“xi”。C.ii(xiao)
3、声匿迹”中的“x语o”在此处意为“消失”,应写作“消”。D.“安营(zha)寨”中的“zh旷在此处意为“驻扎”,应写作“扎”。(2)引号有多种用法: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特定称谓;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标示直接引述的内容。对语段中【甲】【乙】两处引号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2.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决定从“人际交往”与“自我省察”两方面来宣讲生活中“和”的可贵。他打算在开头处讲个小故事引起听众兴趣。阅读这个小故事,完成小题。在北宋“熙宁变法”中,王安石与苏轼政见不同。他们在政策争辩中,坚持自我,寸步不让,但在私下交往中,却能洽守
4、交友之义。元丰七年,两人重聚江宁,以诗相和,相谈甚欢。二人的“君子之交”展现了“和而不同”的磊落风范。(1)该同学在演讲PPT中出示了两幅书法作品,对这两幅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OA.【甲】作品用墨疏朗,是王安石现存于世行书精品。B.【甲】作品清劲峭拔,体现了王安石率意自如的一面。C.【乙】作品结构整齐,获赞“苏楷书当以此为第一”。D.【乙】作品蚕头雁尾,显露出苏轼坦荡从容襟怀。(2)新华字典对“和”的释义有:相安,谐调;平静;连带。你认为成语“和而不同”中“和”的释义应为(填写序号),根据故事内容,“和而不同”的意思是O3 .一位同学在活动后留言,表达了他对古诗文中表现和谐之美的语句的理解,
5、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的刻画对象是老人孩童都愉悦地生活。B.大道之行也中“讲信修睦”概括出儒家理想中“大同”社会人与人和睦相处。C.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D.关雎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体现了君子淑女弹琴鼓瑟、和谐恩爱的画面。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默写。(共6分)4 .(1)吏呼一何怒!!(杜甫石壕吏)(2)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4)大道之行也中的“,”和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不仅仅关爱照顾自家老幼,还要“推
6、己及人”的仁爱思想。(二)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开头,“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问一答,写出卖炭翁
7、别无余财,全指望着自己千辛万苦烧成的一车炭卖个好价钱来维持生计的困窘。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写出“宫使”潇洒儒雅的风度,与卖炭翁的苍老憔悴形成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奢靡之风。D.全诗未有直接议论抒情,主要通过白描手法写出卖炭翁烧炭、运炭、卖炭以及炭车被抢的经过,讲述催人泪下的悲剧故事,融爱憎于字里行间。6 .白居易卖炭翁用“,”这一反常心理写出了卖炭翁生活的艰难凄苦;而宋人张俞蚕妇一诗中则用“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一现象来控诉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不公。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北京海淀初二下期末语 2022 北京 海淀 初二 期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