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唐诗五首 - 野望-导学案.docx
《12 唐诗五首 - 野望-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 唐诗五首 - 野望-导学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野望导学案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 .品析诗的语言,感悟诗歌的韵律美2 .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读出诗人的情怀,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法。(重点)3 .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征。(难点)(二)学习重点背诵诗歌,激发学生想像,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法。()预习导学1.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
2、率疏放,有旷怀富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王绩的思想是及其复杂的,特别是儒道两家“入世”和“出世”两种不同的人生观,随着隋唐之际风云激荡的社会变革及个人仕途的顺逆,在他的一生中消长沉浮,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当天下承平,有机遇的可能时,他便牢记着“当世孔子”一一三兄王通的教诲,不坠儒业,“思待招”“觅封侯”欲为风鹏云龙;当时局昏昧或仕途不顺时,他又对儒家产生不满,转而从老庄哲学思想中,寻找精神慰藉,清而自持,纵情山水,排遣怀才不遇、落魄失意的苦闷。 背景透视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唐诗五首 野望-导学案 唐诗 野望 导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