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家校社三力促落实.docx
《整合家校社三力促落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家校社三力促落实.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整合家校社三力促落实冯少梅2022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那么,“双减”到底减什么?怎样减?对此,枣阳市教学研究室组建三支小分队:第一小分队走进5所城区学校,全面了解学校应对“双减”工作采取的举措;第二小分队制发“双减背景下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发放问卷850余份,走访学生及家长280余人次;第三小分队通过走访了解和实地考察,对现有的300余所培训机构进行盘点。三支小分队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对枣阳市“双减”工作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望闻问切”。发现:实地调研,及时发现教育“怪象”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2、“双减”政策出台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层面闻风而动,在做好“减法”的同时,做足“加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减得及时,加得主动。市教育局及时出台相关文件,以“五项管理”为切口,探索减负提质新路径,开展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政策。二是减得到位,加得丰富。市一实小推行“1+7”,通过“一减七加”,夯实“双减”举措,实现高效教学。市三实小开展读书建卡活动,为家长推荐书目清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市实验中学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落实“五育”并举,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到校外开展劳动实践。三是减得精准,加得科学
3、。市火车站学校实行作业审批制,开展快乐大课间。市二实小推行作业量化表,组织青年教师赛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开展“双减”背景下关于作业和试题的深度研究。我们看到“双减”之后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听到多数家长支持点赞的声音,但也发现了几大“怪象”。怪象一:让人“哭笑不得”的信访件。一所市直小学,前些日子遭家长投诉:学生每天上学太晚,八点到八点二十到校,家长八点要上班,没人送,部分家长就联合起来到教育局告状,要求孩子八点前入校。国家让孩子们睡觉,家长让孩子们早到,这让学校老师左右为难,该如何是好?怪象二:学生作业“涛声依旧”。在对120名一、二年级学生的随机走访中,超过30%的学
4、生反映在家还是要写作业。原来,少数学生白天在教室不能完成的作业只有晚上回去补,一些家长为提高孩子成绩,私下建群交流,为孩子另开“小灶”。一边是学校要求不留家庭作业,一边是家长自己给孩子补充作业怪象三:培训机构“悄然变身”。经调研,全市挂牌营业培训机构360所。在行政审批局办许可证的8所;在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的158所;在民政部门办非企业法人登记证的6所;在文旅局办理许可的2所;在人社部门登记备案的1所;无任何证照的竟有185所。“双减”实施后,许多机构从原来的纯学科类文化补习,摇身一变,变成素质教育培训基地,“华丽转身”怪象四:校外补习依然存在。调查问卷显示,25%的学生仍然参加校外培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合 家校社三 力促 落实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