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平桂区:小茶叶挑起扶贫大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贺州市平桂区:小茶叶挑起扶贫大梁.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贺州市平桂区:小茶叶挑起扶贫大梁沙田镇狮南村是贺州市平桂区贫困人口比例最高的贫困村,山地居多,是海拔有高度、多云雾有湿度、低纬度有温度的适合茶叶生长的生态优越之地。全村225户923人,其中,贫困人口33户154人。近年来,狮南村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黑茶产业,发展“种茶一采茶一制茶一编织竹艺一包装一养茶展示一销售”的全产业链,探索形成“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经验得到有效推广。一、主要做法(一)因地制宜找门路小茶叶挑起扶贫大梁群众要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寻求一项稳定脱贫增收致富的产业迫在眉睫。狮南村地处高寒山区,土壤气候十分适合种植茶叶,为此,狮南村充分发挥地缘优势,通过调
2、研,结合当地气候和地理位置,村党支部决定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种植高山云雾茶。为了让村民变通思想,放下包袱,狮南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头引领作用,通过入户调查走访,积极向群众宣传茶叶产业发展政策。另一方面,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作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给予有效和强力的支持。截至目前,狮南村共建成村集体经济茶园80多亩,带动农户种植茶叶1000多亩。(二)引进企业抱团发展做强做活黑茶文章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为发展壮大茶产业,村党支部积极引导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力等方式入股,与龙头企业组建党群致富联合体,将党的组织
3、优势、龙头企业技术信息优势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结合起来,带动贫困群众增产增收。2016年,狮南村成功引进著名生产企业湖南安化黑茶,并成立了平桂区第一家黑茶生产企业贺州市天洲茶业有限公司。20年,村集体将所拥有的资产、资金入股,建立“瑶乡黑茶加工生产基地”,村集体参与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和基地创新推广分红,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形成“种茶一采茶一制茶一编织竹艺一包装一养茶一展示一销售”的原生态扶贫产业链。目前,该公司年加工鲜茶叶150多万斤,年产干茶可达17万斤,有力地推动了狮南村以及整个平桂区茶叶产业的发展。(三)支部引领链式发展催生脱
4、贫致富动力随着黑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黑茶系列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竹蔑篓,让狮南村再次找到了商机。2018年,狮南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新模式,筹备建设竹艺制品编织扶贫车间,并在平桂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18年8月成功注册成立狮南村狮洞竹艺制品编织厂。在村“两委”的组织带动下,村贫困户家庭和留守妇女组成竹艺制品编织服务队,为狮南村黑茶加工生产基地编织竹蔑,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口和留守妇女在家就业问题。据统计,天洲茶业公司在茶园管理、采茶、制茶、竹艺制品编织等方面带动务工数量达到200多人,且大部分是贫困户,人均每月增收1500元以上。
5、2023年,村集体继续加强与天洲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创建狮南村茶旅结合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建设,积极探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目前,项目首期已经开始动工。二、主要成效延伸产业链条,探索形成“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在平桂瑶族聚居区建成黑茶、竹编等特色扶贫车间,吸纳贫困群众务工205人,人均增收IooO元以上。特别是在狮东村大冲瑶寨形成了“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经验值得推广。目前,该区通过大力发展“竹编包装+瑶茶种、管、采、养”一体化的原生态产业链,带动6个瑶族村种植优质茶叶8458亩,吸纳瑶族群众发展竹编320户,种植401户,管护和采摘536户,养茶61户,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三、经验启示发展黑茶产业,贵在党建堡垒作用,重在做大基地建设。一是党建堡垒作用。村党支部决定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种植黑茶。为了让村民变通思想,放下包袱发展产业促进增收,狮南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头引领作用。二是在做大基地建设。发展“种茶一采茶一制茶一编织竹艺一包装一养茶一展示一销售”产业链。探索形成“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通过承租、承包等形式,土地流转,促进茶园向大企业、大公司集中,形成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