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共生 德法共赢.docx
《教学共生 德法共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共生 德法共赢.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学共生德法共赢摘要:解读统编教材,打破传统德育教材的灌输模式和说教结构,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共生,为生命的整体投入创造条件,构建基于生命经验的课堂模式和道德学习方式。关键词:优化;课堂模式;策略小学品德与生活改编成道德与法治是希望打破传统德育教材的灌输模式和说教结构,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共生,为生命的整体投入创造条件,构建基于生命经验的道德学习方式。其关注学生的价值引领,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重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统编教材不着眼于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概念,而是要着眼于使学生的行为符合规范。就是说,这些知识和名词不是让学生讲出来,而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出来。于是,在教学中,笔者充分运用教
2、材,讲求更优策略。一.情境联系生活,课程联结体验道德与法治教材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设计有效的活动,引发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而情境是体验的一扇窗口,是体验过程的门户。创设符合教材主题,充满生活化的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热情,活跃学习思维,激发求知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如在学习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1课别伤着自己时,我就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明明的爸爸妈妈去上班了,明明就邀请丽丽和静静到家中一起玩,他们玩了一会儿,明明就拿起剪刀想要做手工,这时候问问明
3、明这样做对吗?因为图中明明用的剪刀是安全剪刀,这样不容易伤害自己和别人,学生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所以很容易理解这样的行为是对的。过了一会儿,静静的手脏了,他把手洗干净,没有用毛巾擦干手,手还是湿的,就想看电视,于是就用湿手插电视上的插头,这样做可以吗?学生充分说,这样做是不对的,容易被电到等等。最后将书上的几幅图连成了一个在家玩耍的安全小故事。因为这是学生的真实生活,他们观察了、感受了,整节课就不用老师多说,孩子们通过创设的情境,在课堂的交流中,相互分享在家庭生活中,什么样的行为是危险的,说得头头是道。作为教师的我,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后,除了适时点评,俨然成了一个轻松的“旁观者”。二、问题整合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共生 德法共赢 教学 共生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