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歌曲旋律的尝试.docx
《改编歌曲旋律的尝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编歌曲旋律的尝试.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改编歌曲旋律的尝试关玉杰爱唱爱跳是幼儿的天性,因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平时,我经常会和孩子们一起唱歌,感受音乐的美好。有时,孩子们会不满足已有的歌曲,试图进行改变、创造,创造性歌唱开始进入我的视野。这类活动顺应了幼儿自由探索、表征周围世界的需求,在发展幼儿对音乐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探索和创造音乐的意识与技能等方面是很有价值的。如此有活力、有价值的活动,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开展呢?我原本以为幼儿的创造性歌唱内容很有限,无非是改歌词、改演唱形式而已。但在与教研组老师们一起学习、头脑风暴之后,我惊奇地发现,创造性歌唱也可以很丰富,改编旋律就是其中之一。茶壶嘟嘟是一首充满童趣的歌曲。歌曲是2
2、/4拍,大量使用另一组则使用标识了音级的木琴来进行创作和模唱。旋律线组的活动从欣赏蓝色多瑙河的可视音乐动画来发现旋律线开始,到绘画茶壶嘟嘟原曲旋律线,最后再把自己改编的旋律用线条记录下来。孩子们很好奇,都在积极尝试。但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幼儿创作的旋律与原曲差异不大,基本还是波浪线形式,即两音反复跳跃。轮到木琴组时,我用木琴做伴奏,和孩子们一起唱起了茶壶嘟嘟。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小木琴。接着我将茶壶嘟嘟的最后一句改变了旋律,而且是边敲木琴边唱。孩子们发现这样改歌曲挺好玩。有三位小朋友上前尝试即兴用木琴敲出旋律,大家一起模唱。自由创编时,孩子们采取了相似的模式,用小木琴尝试创编各种旋律,听一听
3、哪种旋律是自己喜欢的,练习唱出来。从实际效果来看,小木琴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幼儿的创编兴趣,还造性要求还是很高的。因此,幼儿是否有大量的旋律经验,是否有能力打破旋律模式,都是教师开展活动时需要考虑的。旋律线组改编的旋律之所以与原曲相似,就是因为我班幼儿当前的经验、能力有限,不足以完成已有旋律的迁移或拆解重建。木琴组的效果较好,是因为用木琴创编旋律,具有开放探索性,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打破原有的旋律样式。但他们也遇到了问题一一要记住木琴敲出来的旋律,而且用自己的歌声模唱出来,但用木琴的七个音来进行旋律创编,显然有些超出我班幼儿当前的能力了。从易到难,玩一玩由此,我决定从减少音级入手来支持幼儿创造性歌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编 歌曲 旋律 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