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好产业脱贫“药方”.docx
《百色市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好产业脱贫“药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色市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好产业脱贫“药方”.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百色市德保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好产业脱贫“药方”德保县地处广西西南部,是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深度贫困县、滇桂黔石漠化区综合治理县。县辖7镇5乡、186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6.8万,共有8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66万户10.26万人。2019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575平方公里,石山区面积占70%,地处大石山区是德保发展产业的最大实际和最大的瓶颈,石山多,耕地少,土地贫瘠,生产条件差,产业规模小、生产管理水平粗放,生产效益差等,制约德保产业的发展。为了从根本上摘穷帽、拔穷根,德保县始终致力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本地实际,选准县级“
2、5+2”特色主导产业,深入实施规模化“五个十万”工程、集约化“五在基地”格局、品牌化“龙头带动”模式,有效推动全县产业扶贫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德保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一、主要做法(一)全力做大,实施“五个十万”工程,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一是选准“5+2”特色产业。德保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从自治区认定的特色产业目录内选定“柑橘、山楂、桑蚕、生猪、糖料蔗、肉鸡、八角”为“5+2”特色主导产业来抓,精准选择符合山区发展的特色产业。二是大力实施“五个十万”工程。集中力量,定准目标,力争到“十三五”末期,脐橙、山楂、桑蚕种植面积分别达10万亩以上,八角低改面积达10万亩以上,年出栏生猪10万头
3、以上,确保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县共有柑橘14.3万亩、桑园6.39万亩、山楂7.24万亩、分别比2015年增4.8万亩、5.9万亩、4.94万亩;肉鸡出栏加存栏319.06万羽,同比2015年增27.98万羽;生猪年出栏加存栏13.8万头,八角面积13.9万亩,同比2015年持平。全县百亩以上连片产业基地(园)159个,其中,发展“5+2”特色产业的产业基地(园)117个,“5+2”特色产业覆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8322户,覆盖率为98.79%o(二)聚力做强,探索新模式开发新动能,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一是构建“五在基地”资源投入格局。着力构建组织建设在基地上、资源活在基地上、产业壮大在基
4、地上、群众富在基地上、能人培育在基地上的“五在基地”产业模式,发挥党支部对产业的引领作用,推进基地生产效益覆盖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推动致富带头人、龙头企业、技能培训、资金政策、金融保险等5个要素对基地的集中投入,强力推进贫困村“一村一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初步形成以柑橘、种桑养蚕等两大产业为重点的脱贫奔康产业基地(园),建成多村连片脱贫奔康产业园(区)5个、乡(镇)脱贫奔康产业园51个,辐射带动贫困户16389户,带贫减贫效果逐步显现。二是打造“党群致富共同体”。在村级创设“党群致富共同体”,即按每个村”建设1个产业基地、结对1个党支部、引进或创办1个企业(专业合作社)、培育1批致富带头人、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色市 德保县 立足 本地 资源 禀赋 产业 脱贫 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