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粮储藏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品粮储藏技术规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成品粮储藏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成品粮储藏的总体要求、进出仓作业、粮情与质量检测、储藏技术应用、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政府储备成品粮(主要包括包装大米和包装小麦粉)的储藏和管理,其他性质和品种的成品粮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略4总体要求4. 1储藏技术要求4.1.1应综合应用储粮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损失、损耗,延缓品质下降,防止污染和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4.1.2根据储粮生态区域特点,宜采用低温储藏、准低温储藏或密闭储藏方式。4.1.3降温措施可采用机械制冷或自然通风等方式。高温、高湿季节应密闭门窗,开启空调等制冷设备控制
2、仓内温度;低温、低湿季节宜采取自然通风措施逐渐降低仓温和粮温。4.2入仓质量要求4.2.1入仓成品粮的质量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规定。4.2.2入仓成品粮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2715、GB2761、GB2762、GB2763的规定。4.3仓储设施要求4.3.1储藏成品粮的仓房应远离污染源和危险源,且便于进出仓作业。4.3.2可选择平房仓或楼房仓储藏成品粮,仓房主体结构坚固,具备良好的密封隔热和通风防潮性能。平房仓的结构应符合GB50320的规定,储粮性能应符合GB/T29890的规定,气密性应符合GB/T25229的要求。4.3.3仓房应具备通风、防虫和防鼠雀措施,地面应平整、完好、牢固,能够承载
3、粮堆、作业车辆的动静载荷。4.3.4根据仓房内部结构情况设置货位堆垛位置线,货位之间、货位与墙壁之间预留不小于0.8m的人行通道,仓内应预留主通道,宽度不小于2.0m。4.3.5粮情测控系统应符合GB/T26882(所有部分)的规定。4.3.6成品粮进出仓宜设置缓苏间,要求如下:a)缓苏间大小根据储存成品粮仓房的大小配备,以储粮仓房仓容的10%20%为宜;b)缓苏间宜设置在储存成品粮的仓房内部,也可设置在紧靠储存成品粮仓房的位置;c)仓内设置的缓苏间应具备良好的密封隔热性能,仓外设置的缓苏间应符合4.3.2和4.3.3的要求。4.3.7仓内照明灯具应符合GB50320的规定。4.4设备要求4.
4、4.1应选择配备成品粮出入仓作业、质量检验、粮情检查及储臧技术应用等设备,包括输送、计量、杆样、质量检测、粮情检测、控温控湿、消防、防汛及视频监控等设备。4.4.2机械通风设备应符合1S/T1202要求,配置数量应能满足成品粮通风需要。4.4.3对机械通风设备应定期维修保养并做好记录,保持运行状况良好。4.4.4储存成品粮的仓房和缓苏间内宜配置计算机粮情测控系统和相应设备。4.4.5成品粮进出仓作业车辆宜使用清洁能源车。4.4.6电子汽车衡、水分测定仪等计量设备应建立管理明细目录及周期检定制度,其中涉及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应按规定申请强制检定;其他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4.
5、5人员要求4.5.1根据成品粮储存规模和出入库作业量,配备数量适宜的专业技术人员。4.5.2专业技术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4.6防护要求4.6.1仓内氧气含量低于19.5%时,应配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后方可进入粮仓。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应符合GB16556的要求,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应符合XF124的要求。4.6.2施用防护剂或食品级惰性粉时,操作人员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5进出仓作业5.1 安全要求5.1.1 成品粮进出仓作业、倒垛作业的安全操作和管理按1S1206的规定执行。作业现场应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管。5.1.2 独立储粮仓房应预留备
6、用空间,备用空间应满足倒垛作业需要。5.1.3成品粮货位应下宽上窄,不应歪斜。大米货位堆码高度不应超过3.2m,小麦粉货位堆码高度不应超过2.5m;堆码托盘垛时,在托盘承重限制范围内每个托盘堆码粮包不应超过12层,堆码盘数不应超过3盘。5.1.4新加工粮温较高的成品粮,粮温与仓温温差超过结露温差的,应冷却至小于结露温差后再进仓。5.1.5粉尘防爆应执行DB11/T1827相关规定。5.1.6涉及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执行DB11/T852相关规定。5.2进仓准备5. 2.1控制仓温在25以内,仓湿宜控制在50%60%。6. 2.2准备好成品粮入仓作业专用输送设备、叉车和铺垫物,提前采用托盘或其它铺垫
7、物做好铺垫。7. 2.3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仓房完好,设备运转正常。8. 2.4对空仓、作业区域进行清扫,清除残留的粮食、灰尘和杂物。9. 2.5对空仓、设备、器材进行杀虫处理,杀虫剂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GB/T29890规定。10. 3进仓作业11. 3.1进仓的成品粮应按照品种、品牌、品项、规格和生产日期等分货位储藏。12. 3.2安全水分粮、半安全水分粮和危险水分粮分开储藏。对已经感染害虫的粮食应单独储藏,按GB/T29890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粮食,应作为非食用用途单独储存。13. 3.3安全水分粮可采用实垛或托盘垛形式堆码。粮堆四面应平整,由底部至顶部逐步
8、向内收窄,粮包横竖交错、堆叠压实。14. 3.4半安全水分粮和危险水分粮应采用通风垛或托盘垛形式堆码。通风垛高度不应超过2.5m,通风垛风道的尺寸大小和数量应能够满足成品粮降温降水的需求;堆码托盘垛时,半安全水分粮货位高度不超过3.0m,危险水分粮货位高度不超过2.5mo15. 3.5半安全水分粮和危险水分粮宜堆码小垛。5.4倒垛作业5. 4.1根据粮情状况对成品粮货位在仓内进行倒垛。小麦粉货位1个半月倒垛一次,大米货位2个月倒垛一次。高水分粮、发热粮或其他异常粮食,适当增加倒垛次数。6. 4.2倒垛操作应将粮包从原货位逐包拆出,经人工揉搓后调换其上下位置并在新货位堆码,发现结块发硬或有严重异
9、味的粮包及时挑出并处理。7. 4.3涉及仓房之间倒垛的,利用制冷设备将两个仓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基本一致后,在仓内外空气温差较小时间段进行倒垛作业。5.5缓苏作业5.5.1就仓缓苏5. 5.1.1提前调节制冷设备温度或关闭制冷设备,逐步将粮温调节到与外界温度的温差小于结露温差。6. 5.1.2采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方式加速缓苏。通风时,以仓内粮包表面不结露为宜。7. 5.2缓苏间缓苏8. 5.2.1根据粮温预先调节缓苏间内的温度,将成品粮转移至缓苏间内进行缓苏,逐步将粮温调节到与仓内或外界温度的温差小于结露温差。缓苏时,以粮包不结露为宜。9. 5.2.2当粮温与缓苏间室内温度基本一致后,成品粮方
10、可入仓或出仓。5.6出仓作业5. 6.1提前做好成品粮出仓作业的人员和设备等准备。6. 6.2成品粮出仓期间应继续检测粮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置。6粮情与质量检测7. 1粮情检测7.1.1 采取看、摸、闻、咬等方式,对包装物表面及成品粮进行感官检查。a)查看包装物表面以及包装内部成品粮是否存在生虫、生霉等情况。b)用手触摸包装袋袋角部位,判断成品粮散落性。c)通过嗅觉检查成品粮的气味。d)通过牙咬、听声等方式判断大米水分。e)通过手攥、指捻等方式判断小麦粉水分。10. 1.2按照GB/T29890的规定对温度、湿度、水分、虫害等进行检测。6.1.3成品粮储藏的安全级别按照粮食水分含量由低到高,依次
11、划分为安全水分粮、半安全水分粮和危险水分粮三种,按照附录表A.1进行分级;不同安全级别成品粮的检测周期按照附录表A.2执行;虫粮等级判定按GB/T29890执行。6.1.4对抽真空、纸箱等特殊包装成品粮应结合仓温、仓湿及感官等方式进行粮情检查。6.1.5制冷设备开启期间,每天对设备运行情况及仓内温度、湿度进行检查,并进行相应调整。6.2质量检测6.2.1按照国家质量标准规定对成品粮的质量进行检测。6.2.2成品粮储臧期间和出仓前定期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周期按照附录表A.2执行。6.3卫生指标检测6.3.1成品粮入库时应检测真菌毒素含量、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成品粮出库前应检测真菌毒素含量和农药
12、残留。6.3.2真菌毒素含量、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的限量和检测方法按照GB2761、GB2762、GB2763规定执行。7储藏技术应用7.1储粮通风技术7.1.1通风分类采用的通风技术主要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7.1.2自然通风7.1.2.1自然通风主要用于降温通风。7.1.2.2通风时,开启门窗或利用粮垛内设的通风道进行通风。通风时要注意防止因气温低于粮堆露点温度而引起的局部结露。7.1.3机械通风7.1.3.1成品粮机械通风应选择小功率、小风量轴流风机或排风扇。7.1.3.2使用移动式风机通风作业时,应使风机与粮垛保持合适距离,避免近距离直接向粮垛吹风。7. 1.3.3机械通风的其它技术要
13、求应按1S/T1202的规定执行。7.2 低温与准低温储藏技术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其他机械制冷等措施降低粮温。a)秋冬季节气温较低时,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将粮温逐步降低至15以下(视各地最低气温而定),并在气温转暖之前采取使用隔热材料和塑料薄膜封堵门窗等隔热措施进行保冷。b)气温较高季节实施低温或准低温储藏时,应采用制冷设备将粮温控制在15C以下或20以下。c)高温季节,采用制冷设备进行降温控湿通风,以保持粮食在准低温储臧状态。7.3 密闭储藏技术7.3.1采用自然降氧、脱氧剂降氧技术,对密闭粮堆进行低氧或缺氧储藏。7.3.2在密闭粮堆后,利用成品粮及其他生物体的呼吸作用消耗粮堆中的氧气
14、,缓慢降低粮堆氧气浓度。7.3.3应用塑料薄膜密封粮堆,并在密封粮堆表面的薄膜上预留若干窗口,从窗口放置脱氧剂后迅速密封预留窗口。脱氧剂使用后应回收,避免混入粮堆。7.3.4密封粮堆宜采用五面封或六面封的方式,塑料薄膜应选用透明、无毒、无异味、耐低温、防潮防湿效果较好的材料。7.3.5采用缺氧储藏杀虫时,粮堆内的氧气浓度应降至2.0%以下,保持时间应在30d以上。7. 3.6缺氧储藏抑制霉菌生长时,粮堆内氧气浓度应降至0.2%以下。7.4控温控湿技术7.4.1 综合应用仓房密闭隔热、自然通风、机械制冷等措施,控制仓温在25C以下、仓湿在65%以下,成品粮最高粮温控制在24C以下,平均粮温控制在
15、22以下。7.4.2 4.2仓顶外部加装隔热层或喷涂反光隔热材料,内部吊顶或喷涂隔热泡沫,仓门、窗户、排风扇孔、通风口等部位填充隔热保温材料,仓房隔热性能应符合GB/T26879的规定。7.4.3 仓外大气温度低于仓温和粮温、仓外大气湿度低于粮食平衡相对湿度且风力3级6级时,采取自然通风降低仓温仓湿。7.4.4 仓外大气温湿度高于仓内空气温湿度时,仓房门处宜设置风幕或活动门帘等,减少外界湿热空气对仓内温湿度的影响。8有害生物防治8. 1基本要求8.1.1 有害生物防治应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安全、卫生、经济、有效为原则。8.1.2 应优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为主体的综合防治措施。8.1.3 定期对仓内地面、墙壁、门窗和仓外作业现场进行清扫,及时清除粮食、灰尘、虫卵和杂物,保持仓内外干净,减少害虫滋生。8.2防治措施8. 2.1仓外四周可喷洒防护剂驱除害虫,防护剂应符合GB/T29890的规定。8. 2.2按照DB11/T1171的规定,采用食品级惰性粉在仓房的门、窗、墙角和堆垛四周等部位设置宽度不小于20cm的防虫线,在仓窗等部位安装不少于80目的防虫网。9. 2.3按照7.4的规定控制仓内温湿度,抑制虫害、螭类及微生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