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意义下之“家庭权”.docx
《宪法意义下之“家庭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意义下之“家庭权”.docx(4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宪法意义下之家庭权李震山*目次壹、家庭之概念参、既有家庭权在现代社、社会意涵下之家庭会中所面临之挑战一、法律意涵下之家庭-、挑战贰、以民法亲属编为中心之(-)社会意涵之家庭VS.家庭权法律意涵之家庭、婚姻与家庭之联结(二)以宪法检验法律一.、家庭权之宪法定位VS.以法律创设宪、宪法家庭权之保障法内容范围(三)基本权利因应科技(一)组成或不组成家庭发展与普世化VS.之权利内国既有制度(二)和谐家庭生活之权二同性结婚或同性生利活伴侣(三)维持家庭存续之权(一)一般人格权之保障利与限制(四)维持家庭亲属关系(二)合宪秩序与制度保之权利障(三)多元价值与宽容理念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国立中正大学法律
2、系专任教授。本文系93年5月29日于国立中正大学法律学系及中华民国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主瓣,第一届家庭法律社会学研讨会一社会脉动下的家庭权学术研讨会中,所发表之论文,略经增修而成。三、生殖科技肆、结语(一) 代理孕母(二) 无性生殖四、外国人之家庭权一以外籍劳工为例(三) 外国人与本国人之基本权利(二)外籍劳工之家庭权关键词:家、家庭、家庭权、婚姻自由、同性婚姻、同性生活伴侣、一般人格权、合宪秩序、制度性保障、宽容理念、代理孕母、无性生殖、外籍劳X投稿日期:93.06.28接受刊登曰期:93.07.12壹、家庭之概念一、社会意涵下之家庭若不以法律婚姻形式为准,从社会发展言,由双亲和他们的孩子
3、组成所谓的核心家庭,可能是家庭最古老的形式,其可追溯到大约五十万年甚至更早先的人类最早的祖先-在有血缘与亲属关系(血统、婚姻或收养)同居共处下,亦曾有或现有多代同堂的大家庭,亦有因父母离异、死亡或未婚收养所形成之单亲家庭。若以人所居曰家的观念$,甚至一家庭中也可能只有一个人。若不以婚姻、血缘亲属关系为前提组成同居共处,且有永久共同生活实质的家庭,包括多个家庭共组之共同家庭或实验家庭6包括未婚收养子女所组成之家庭,或不以现代法定婚姻关系为媒介组成之家庭,亦包括同性生活伴侣、异性同居之家庭。如果再加上生殖科技中的代理孕母、无性生殖,社会意参考大不列百科全书中文版(第七册),76年,第289页。止匕
4、外,核心家庭(nuc1earfami1y)包括单亲家庭、无(少)子女家庭及日益被认可,并且获得与一般婚姻相等地位的同性恋伴侣家庭,古德曼着,阳琪译,婚姻与家庭,桂冠图书公司,第20-21页。另,古代家庭是何时、如何起源的,至今还是个谜。对此古今中外学者,众说纷纭。不过,归结起来大体分焉两种见解:一是认焉有了人类社会,就有家庭;二是认焉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产生家庭。但不论那种见解都认焉家庭起源得很早。摘自王玉波,中国古代的家,台湾商务印书馆,87年,第1页。2依辞海给家下的诸多定义中,第一个定义即是;居也见说文玉篇:人所居通曰家按人所居曰家,故称一门之内曰一家。3参考前揭百科全书,第28
5、9页。涵的实质或事实家庭态样将会增多。由上可知,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某种类型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家庭形式不仅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而且在同一时代、同一文化内,已经发生了值得重视的变更。在一种文化中,家庭的形式或改变或消失,让位于其他的形式。家庭的所有这些方面,构成了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法律意涵下之家庭人类社会有了法律之后,就试图以规范方式,将多数人共信符合道德伦常观念(释字第五。二号解释参照)或多数人所遵循一定文化模式以规范化,即将社会承认法制化。我国民法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即规定:称家者,谓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而同居之亲属团体。该亲属团体主要是以婚姻为桥梁,若未经合法婚姻,即难组成
6、由法律所承认之家庭,因此,该模式下之M姻与家庭关联性,乃是社会意义与法律意义家庭区别之关键。换言之,合法婚姻下之家庭称为法律意涵下之家庭,不论婚姻是否合法,而以实质同居共处,有永久共同生活实质的家庭,为本文所谓社会意涵下之家庭。4摘自前揭百科全书,第289页。另,依王玉波先生的研究,中国家庭之演变,先从动物状态家庭,演进篇社会性、文化性的人类家庭。依时代演进,家庭依附在氏族、宗族、家族,由小而大,又由大而小。见氏着,前揭书,第4页。我国民法婚姻制度,只承认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民法第九八五条),因此,既有法律制度下之非法婚姻(未婚、无效婚、撤销婚重婚、同性婚)所组成之实质家庭即不受法律承认,而
7、不具法律上一夫一妻与婚生子女之核心家庭地位5。合乎民法规范之婚姻及所组成之家庭,其所生之家庭权固受宪法保障,但不合乎民法规范之婚姻及所组成之家庭,是否即不受宪法之保障,从宪法观点加以探讨,应有其意义(见本文参)。贰、以民法亲属编舄中心之家庭权一、婚姻与家庭之联结不论宪法是否承认家庭权,我国司法院大法官经由释宪,早已确认由民法所架构之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之合宪性(释字第二四二三六二、五五二、五五四号解释参照)。依大法官之见解;按婚姻系一夫一妻为营永久共同生活,并使双方人格得以实现与发展之生活共同体。因婚姻而生之此种永久结合关系,不仅使夫妻在精神上物质上互相扶持依存,并延伸为家庭与社会之基础。婚姻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宪法 意义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