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2023.docx
《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202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2023原发性肝癌(P1C)居世界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居恶性肿瘤死亡常见原因的第三位。P1C主要包括肝细胞癌(占75%85%)和肝内胆管癌(占10%15%I2023年全球P1C新发病例约有905677例,死亡病例数高达830180例。世界上P1C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亚洲和非洲,其中我国的P1C患者数量约占全球P1C患者的一半。目前,P1C是我国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二位恶,的中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充分了解P1C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对P1C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我国P1C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危险因素,以期为我国P1C的防治
2、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01、P1C流行病学1.1、 P1C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人群P1C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空ASIR齐口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分别为17.81/10万和15.29/10万;每年P1C总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约占全球一半,并具有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别。其中,农村地区人口ASIR和ASMR均高于城市人口,尤其是65岁以下的人口中城乡差异更显著。在地域分布上,西部欠发达地区的ASIR和ASMR最高,其次是中部、东部地区,见表1。同时,研究也显示,我国2019年P1C的ASIR比1990年下降了58.5%,这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病率和黄曲霉毒素暴露量的下降
3、有关。表1中国P1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Tab1e1Incidenceandmorta1ityofPrimary1ivercancerinChina区域发病率死亡率例数(ASIR1/10万)例数(ASMR1/10万)所有区域36480017.8131880015.29城市19220016.1316610013.64农村17260020.0715270017.52东部地区12290015.3115270013.52中部地区12290018.2315270015.97西部地区11610020.859620016.98注:P1C=原发性肝癌,ASIR=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MR=年龄标准化死亡率。1.2
4、、 P1C人口学特征P1C的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我国P1C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30岁年龄组的发病率较低,30岁年龄组的发病率开始快速升高,8084岁年龄组的发病率达到高峰。此外,我国P1C发病的年龄呈逐年增长趋势,农村和城市地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由2000年的56.53岁和59.67岁增长至2014年的61.20岁和62.66岁,农村和城市女性则由60.60岁和65.50岁延迟到66.07岁和69.87岁。在全球大多数地区,男性P1C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女性高23倍。在我国,男性P1C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和女性的危险因素暴露率不同有关。研究发现,吸烟和饮酒的男性病毒
5、性肝炎患病率高于女性。另有研究显示,雌激素/雄激素水平与HBV转录和复制的多少有关这可能与男性HBV感染患者中炎症导致P1C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有关。1.3、 P1C人群归因分值(PAF)PAF被定义为目标人群中可归因于风险因素的癌症负担量。在全球P1C的发病例数中,归因于HBV感染、HCV感染和饮酒的占比分别为33%、21%和30%我国72.4%的P1C相关死因归于包括HBV感染、HCV感染、吸烟、饮酒、糖尿病(DMX肥胖等在内的危险因素。HBV感染在我国男性和女性的P1C负担中占比最大;男性吸烟、饮酒和DM的PAF明显高于女性;然而,与男性肥胖PAF相比,女性S巴胖PAF更高。表2我国P1C危
6、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分值(%)Tab1e2Popu1ationattributab1efractionsofriskfactorsforPrimary1ivercancerinChina危险因素总人群男性女性HBV感染53.255.646.5HCV感染17.017.415.9吸烟12.815.74.8饮酒7.910.31.6DM10.410.98.8肥胖11.010.313.0注:HBV=乙型肝炎病毒,HCV二丙型肝炎病毒,DM=糖尿病。此外,不同年龄段的PAF也存在差异。在男性中,HBV引起P1C的PAF在所有年龄段中最大,吸烟和饮酒导致P1C的PAF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研究发现在女性各年龄组
7、中,HBV引起P1C的PAF也是最大的。男性与女性HCV引起P1C的PAF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60岁的老年人群中,DM、饮酒和吸烟的PAF高于60岁人群。因此,积极推进HBV疫苗接种、扩大抗病毒治疗、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是我国P1C-级预防的主要措施。02、P1C危险因素P1C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慢性HBV、HCV感染、酒精性肝病、代谢性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1DXDM等。尽管抗病毒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乃至根治慢性HBV和HCV感染,但慢性病毒感染仍然是我国P1C的主要病因。此外,随着肥胖、DM人群的增加,代谢综合徂MetSNAF1D的流行更加普遍,将进一步导致P1C发病率的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发性 肝癌 流行病学 及其 危险 因素 研究进展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