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建设与技术创新.docx
《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建设与技术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建设与技术创新.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在2023年10月18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数字经济治理含义丰富,不仅包括宏观层面的大科技公司(BigteCh)监管、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数字税、数据跨境流动等重要议题,也包括微观层面的个人信息保护等。一、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建设我国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和相关制度建设。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其中,第三十七条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
2、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首次规定了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的安全评估制度。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规定,要建立健全数据交易管理制度,建立分类分级数据保护制度,形成集中、统一、权威的数据安全机制,建立数据安全应急处理机制、数据安全审查制度、数据安全出口管制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数据投资贸易反制措施等。同时,数据安全法还规定,要明确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落实数据保护责任。任何组织、个人收集数据,应当采取合法、正当的方式,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这是我国实施数据安全
3、监督和管理的基础法律,为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自2023年11月I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则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充分保障数据主体的知情同意权、持续控制权、拒绝权、可携权、更正权、删除权等权利。例如,在知情同意权方面,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且个人有权撤回其同意。在持续控制权方面,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若转移个人信息,应当向个人告知,接收方应当继续履行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拒绝权方面,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作出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人信息 保护 制度 建设 技术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