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经验分享.docx
《小课题研究经验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课题研究经验分享.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课题研究经验分享我们做小课题研究的三部曲1.首轮研究,信心不足。我们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初步分析了学生计算易错题的原因,注意到除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导致计算错误多外,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也存在重复操练、事倍功半的现象呢?比如,关于“万以内笔算加减法”,新课改以来,新教材在处理上分类不明显,将原来每类一例、需要二十几个课时才能完成的内容压缩在几个课时内完成,学生囱囹吞枣,因此造成基础不扎实,将相似的题目混淆起来。讨论结果是:根据下学期计算方面的内容进行分类罗列,然后规定每学期以其中的一个内容作为研究重点。我们先把学生原来关于计算方面的易错点罗列出来,并回想当时我们采用了怎样的解决办法、还有哪些困难需要
2、解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然后教研组长根据原来计算方面的易错点在假期结束前出算式题、万以内笔算加减法三类,于9月初对学生重新进行了检测。分析试卷后,我们有了第一手的检测数据,于是大家有了一个共同话题,那就是着手讨论错误率较高的题的对策。当然,有了这样一个课题后,压力也随之而来。10月中旬,学校请老师来指导各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我们组自告奋勇第一个进行汇报。当时所教学的单元刚好是两步加减计算式题,因此我们组决定先上一节课题研究课,然后再进行汇报,研究课由组内的年轻老师上。在课前我们凭着经验出了一张前测卷,然后确定了两步计算式题的易错点。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在研究课中需要加强易错题的针对性练习,在练
3、习的过程中应让解题出现错误的学生充分说明出错的原因,将易错题型和易混题型分别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练习。这样的想法在研究课中实施后,我们又及时进行了后测,发现原来的易错题错误率大大下降,原先认为易错的一部分题在后测中只有几个学生出错,而且分析其错因也并不存在典型性。领导和专家肯定了我们组的研究,还把我们采用的招数概括为“局部加强、说理改错、对比辨析”。但是我们还是不自信,感觉这些招数并非我们自创的,如果去“百度” 一下,也许其他学校和老师已经这样做了。我把这样的顾虑汇报了,专家和领导首肯后,他们一再强调:科研并非只是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就像掘矿一样,并非一定要去掘前人没有发现过的矿;如果你能把别人掘过的矿再加开采,采出一些原先没有的东西来,那也是一种创造。这样的定位使我们又一次放低了姿态,埋头干起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题 研究 经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