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测量降水量教案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测量降水量教案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测量降水量课型 模拟实验、测量、研讨 授课人 施邢飞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元素。学生从小就尝试着用他们的感官来观察并判断降雨情况:小雨、中雨、大雨。这种使用感觉器官来判断降水多少的方法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引出雨量器这一工具。这一课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为了激发学生观测降水的兴趣,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本课让学生亲自制作一个简易雨量器,并用此来测量、记录降水量。聚焦板块,介绍大气中的水循环规律,了解降水的形式。教材分析探索板块,主要是提出如何判定降水标准,然后自制简易的雨量器,并模拟降水,测定降水量,再通过自制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与科学家
2、测得的降水量进行比较,分析简易雨量器的改进之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降水量的概念。通过研讨活动,判断雨量器中的冰或雪是否也是降水量的一部分,让学生明白下雪、下冰雹等也是降水,从而完善“降水”的概念。拓展板块,布置了连续10天测量与记录降水量的任务,并要求用柱状图对降水量进行分析。此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长时间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对大气的认识是建立在长时间的观察与连续性的记录基础之上。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天气情况的差异,可能一些地区较长时间内没有降雨,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本地的降水情况。学生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知道下雨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但较难理解下雪、学情 下冰雹也是降水。制作
3、简易的雨量器,看似比较简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分析 理解能力,雨量器的制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测量降水量不准确。而雨量器测量的是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高度,单位是毫米的原理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难点所在。科学概念目标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科学探究目标教学目标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科学态度目标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降水量的测量会更精确。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难点:理解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的原因。教学准备喷壶、透
4、明直筒杯、刻度条、计时器、毛巾、大塑料盒教学过程聚焦(2013年余姚水灾,引入测量降水量)一一探索(理解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简易雨量器,模拟降水测量降水量)一一研讨(不同的降水形式怎么测量)一一拓展(课后长期观察活动,认识24小时降水量等级标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聚焦1 .播放余姚2013年特大水灾视频。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2 .是的,根据气象局数据,余姚这场特大降雨,相当于68个西湖的水在三天里倾泄在我们余姚,而一个西湖水量为1100万吨。3 .你们想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算出这三天的总水量的吗?4 .今天我们来学习测量降水量。观看视频;这场雨太大了观看视频
5、,直观感受降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数据出示,引学生思考数据是怎么得来的,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到后续的学习。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二、探索:确定标准,制作和使用雨量器1 .在气象站中,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出示雨量器图片)仔细观察,这几个雨量器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点?2 .是的,这些直筒形的容器可以把落下来的雨水收集在容器内,来测出降水量的多少。3 .今天施老师也准备了一大一小两个直筒圆柱形杯来模拟测量一场降水。观察前,准备好活动单,看到活动一。之后认真观察实验过程,比较降水时大小杯中液面上升速度和降水后两个杯子中水面高度,记录在活动单中。4 .请小组汇报你们的发现。5 .小结
6、: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杯子液面上升速度相同,水面高度相同,。观察它们都是圆柱形的/直筒形的学生观察视频,记录并小组讨论学生汇报、交流发现雨量器的形状特点,同时介绍雨量器的作用。通过两个口径不同的杯子中水面上升速度及高度的变化观察,找到共同点,为之后确定降水量测量标准奠定实验证据基础6 .那你们会选择测量水的什么来测量降水量呢?为什么?请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确定标准高度,因为不管是大杯子还是7 .请小组汇报。其他小组有反对意见吗?小杯子,水面上升速度和高度都相同。8 .通过我们的讨论,我们应选择水面的高度为降水量测量标准,降水量的单位用毫米表J O9 .其实呀气象局专家就
7、是利用雨水降落到地面的高度乘以余姚的面积算出了 13年水灾余姚总共的水量。10 .那同学们想要制作一个自己的雨量器吗?11 .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四种不同的瓶子,你会选择哪些瓶子作为雨量器的材料?为直筒形的,容易测量什么?12 .施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直筒杯(分A号杯和B号杯),还准备了以毫米为单位的刻度条,这个刻度条应该怎么贴?零刻度要对准什么地方?请同学来指一指。13 .出示局部特写,再次强调。14 .为了帮助同学们贴的更直,可以沿着施老师画的线条去贴。接下来,请小组长领取材料,开始制作,完成后请安静地坐在位置上做好继续学习的准备。15 .教师巡视,帮忙解决小问题,检查刻度条贴的位
8、置是否正确。16 .有了雨量器,同学们想不想来测一测降水量?在前面的证据基础上,更容易清楚的确定测量降水量应该测量水在雨量器的高度作为统一标准解决引入时留下的疑问,同时也说明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在气象学上的重要意义。设问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之前观察真实雨量器时已对雨量器的形状有所认识。再结合上一个探索活动,明白了测量降水量是测量高度,只有直筒形才能保持高度变化一致雨量器的制作操作简单,但是0刻度正确对准内杯底还是很容易被学生忽视,通过指一指、辨一辨,加强学生认识。该活动中,一组两个雨量器,常出现一个贴对一个贴错的现象,让组员互相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教师微视频演示实验,指导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
9、贴在杯子外面;从底部开始贴;有同学反对认为要从谁能到达的最低处开始贴。学生开始制作雨量器观看视频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个模拟降水器,仔细观看怎样进行模拟实验。17 .模拟降水时要注意什么?(关键的几点PPT截图展示)18 .怎样才能科学地读数?眼睛应该怎样观察液面?(学生上台贴眼睛的位置)19 .明确要求后,请小组长来领取模拟降水器。准备好后再来领取一瓶水。20 .接下来开始实验,并记录在活动单中。21 .小组汇报,你们的两个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相同么?如果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降水器要放在水槽中;水要从高处落下,均匀落入杯中;平视水面分别领材料小组活动喷头没调平,水留下来不均匀;雨量器放置的位置
10、不合适学生回顾注意事项,增强记忆,提升实验效果材料控制学生,把控实验活动秩序两个雨量器在测同一次模拟实验时,多数小组会出现数据差异,误差产生,分析误差原因,逐渐形成实验规范的意识22 .我们的很多不规范的操作可能会导致实验误差,因此每一次实验都要做到科学、规范。三、研讨1 .家中我们这些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简易雨量器。(出示蛋糕杯子、夹子盒、铅笔筒、保鲜罐等)2 .今天我们模拟了降雨的情况,生活中常见有哪些降水形式呢?3 .你们如何判定雪和冰雹也是降水的形式?4 .小结:雨、雪、冰雹都是降水的形式。5 .那假如降的是雪或者冰雹,怎么测量?6 .你真会动脑筋,想到了好办法。四、拓展1.课后请同学在
11、再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器,1 .生:还有下雪、冰雹2 .生:它们都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到了地面最后都会变成水4 .等融化成水后再测量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材料在课后完成雨量器的制作知道降水的形式不只有雨,认识到雨、雪、冰雹虽然形态不同但都是降水。连续10日测量实际的降水量,请仔细阅读活动单上拓展延伸部分的要求,说一说实际测量时要注意什么?课后拓展任务,带着活动出课堂2 .注意事项:雨量器摆放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每24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做好记录,确定下雨的等级;记录后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如果当地10天内没有降雨,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降水情况。不能,因为要用连续测量24将模拟实验和24小时降小时里的总降水量去对照等 水量等级标准进行对比3 .要求中提到降水量等级,气象学上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级标准,我们刚才做的模拟实验不是真实降水且时间没有连续24小时。区分。它的等级,一般分为小雨、中雨、大雨等六个等级。同学们在测量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判断降水等级。刚才模拟测量的降水量能用这个等级表去确定等级吗,为什么(强调24小时)4 .希望同学们能坚持完成,之后将记录表交给你们的科学老师。测量降水量板书设计平视直筒透明单位:毫米“0”刻度对齐内杯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