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问题设置探究.docx
《古诗词教学中问题设置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教学中问题设置探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古诗词教学中问题设置探究教无定法,诗歌的教法因篇目、因人而宜。某某在统编版教材诗歌单元的教学中,尝试了几种不同的问题设置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问题设计要凸显情境意识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创设合理的情境,带动学生有效学习。比如某某在讲解无衣时,设置了情境化的问题贯穿整节课课堂始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某某中学文化艺术节要举办诗歌朗诵会,我们班选定了几首诗歌,其中就有今天学到的无衣,下面请参加朗诵的男生全体起立,先给同学们展示一下。图片请几位同学点评一下,你认为男生的朗诵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回答1:刚才这位同学提到节奏感很强,都是22节拍,并且运用了“重
2、章叠句”,“重章叠句”是诗的上下段或上下句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重章,指各段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叠句,指相同的句子反复使用并前后呼应地重叠。回答2:刚才这位同学提到诵读时,情感应该越来越饱满,气势应该越来越强。理由是这首诗歌的三个小层之间有内在的关系,袍是中式长衣,指外衣;泽指贴身衣物;说文中对裳的解释是“裙,下裳”。三种衣服之间的顺序是不可以调换的,这里用衣服表达关系,关系越来越亲密,没有任何隔膜。再如从“同仇”到“偕作”再到“偕行”,从统一思想到统一行动,真正是亲如一体,肝胆相照,生死与共。回答3:男生读的时候应该读出一种急促感,急促感来源于哪里
3、?一是这首诗歌的背景:无衣产生于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因周王室内江,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大部分国土沦陷,与周王室休戚相关的秦国亦危在旦夕。秦国军民在“王于兴师”的“战前集结号”中,一呼百应,展现出崇高的家国情怀和英雄气概。二是来源于兵器的繁多,戈矛、矛戟到甲兵(戈:兵器,横刃,装有长柄。矛:兵器。长柄,有刃。戟: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甲:古代军人打仗穿的衣服。兵:武器。)兵器的繁多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事的紧急和猛烈。回答4:诵读中最大的问题是情感的问题,有些同学的情感不够绽放,未能读出慷慨赴敌、同仇敌性的豪情。读的时候应该是沉浸式的,有画面感。2、这首诗的朗诵如何才能有
4、画面感,如何才能有感染力,如何能读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建议汇总:诵读时脑海里可以想象到一些电影图片,也可以配一些音乐;开篇通过设问,一问一答,有呼唤、有应召、有现场感。3、经过同学们的建议和点评,大家的诵读得到了提升,现在我们要给我们班的朗诵制作背景和音乐,大家有什么好建议?通过情境设置,唤醒学生与文本互动的“对话者”意识,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讲自己的身份、情感与角色融为一体,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增加了学生诗歌阅读的兴趣和乐趣。在新课标“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建议指引下,情境教学在古诗词课堂中不断涌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法。二
5、、在美读中层层推进问题“美读”古诗词的过程,不仅是体会其中的形象、情感之美的过程,更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的过程。比如在讲解选择性必修(上)古诗词诵读单元的将进酒,某某主要采用了诵读欣赏法,在诵读中,引导学生诗歌情感。本节课主要是选取了三位朗诵大家的精彩诵读,逐一进行赏析,每次赏析后,请同学归纳这个诵读好在哪里,有哪些我们可以模仿借鉴的,请同学当场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片1、学生自由诵读将进酒,把握字音和节奏。2、欣赏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曹灿老师的诵读,感受诵读的字正腔圆,抑扬顿挫。3、找同学谈听后体会,以及对自己有所启发,可以借鉴的部分。4、请学生欣赏中国演诵艺术创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词 教学 问题 设置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