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角色游戏中幼儿冲突行为的指导策略》 论文.docx
《《浅谈角色游戏中幼儿冲突行为的指导策略》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角色游戏中幼儿冲突行为的指导策略》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角色游戏中幼儿冲突行为的指导策略摘要: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易发生冲突行为,且主要集中在游戏进行阶段。导致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冲突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角色游戏中物质材料的归属和使用权、角色游戏结束后物品的摆放、幼儿对游戏中角色的偏好、幼儿认知上的差异、游戏机会等。幼儿从依靠老师帮助,到随着年龄增长,口语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增强,渐渐学会自行解决冲突。研究者结合幼儿年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关键词:幼儿;角色游戏;冲突行为;指导策略引言:3-6岁幼儿尚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在与同伴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各种形式的冲突行为。角色游戏中,幼儿跳脱自身身份,以假想的角色身份参与游戏。1在游戏中
2、,以符合角色身份的方式与其他角色或同伴产生互动,但同时又受自身所具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所制约,从而产生多种形式的互动,也因此产生形式较为复杂的冲突行为。这一现象的产生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什么在角色游戏活动中容易产生幼儿的冲突行为?这些冲突行为与日常生活中幼儿产生的冲突有什么区别?冲突产生的原因、冲突的过程是怎样的,冲突解决的策略有哪些?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答,还需要我们去做进一步探究。一角色游戏中引发幼儿冲突行为的因素角色游戏中幼儿发生冲突行为的原因主要包括角色游戏中物质材料的归属和使用权、角色游戏结束后物品的摆放、幼儿对游戏中角色的偏好、幼儿认知上的差异、游戏机会等。(1)由物品或角色引发的冲突行
3、为第一,由物品归属或使用权引发的冲突行为。案例一(大班)男A和女A在娃娃家的小吃店里当厨师,一个客人进来点了一碗洋葱,两人就都去拿洋葱切,男A拿了一大半洋葱,女A拿了两个,男A要女A把洋葱都给他,说:“这是我先拿到的,是他让我烧的。”女A则紧拽着洋葱不给他,说是她先拿到的,之后男A开始抢她手上的洋葱,女A开始叫老师,老师不在场。女A看到老师不在,拿着洋葱跑到教室另一边去了,男A也跑过去把洋葱抢过来了。女A没有继续争抢,冲突平息。男A继续当厨师,女A在教室另一边和别的幼儿玩积木了,情绪良好。这是一个典型的由物品引发的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行为。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男A和女A都是以厨师的身份给客人做菜
4、,因为两个人都想拿洋葱切,所以发生了争抢,当女A争抢无果后,女A跑出了小吃店,等到自己的洋葱被男A抢走后,她就从角色中脱离出来,转而进行了其他活动,而这时,洋葱作为道具以不再满足她的需要,所以关于洋葱的争抢停止,冲突也主动结束了。所以,一部分由于物品引发的冲突是和角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物品脱离了游戏情境,就不会成为冲突的来源。案例二(中班)在角色游戏进行阶段,男A在超市买了一个微波炉后,女A跑过来跟他要微波炉,男A说:“这是我从超市买回来的。”女A说:“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是我的,还给我。”两个人争抢微波炉,冲突越来越激烈。老师看到后,走过来夺下了他们两手里的微波炉,并告诉女A,家里带来的东西
5、是和大家分享的,是班上的,让他们两去玩其他的。两个人都离开了,一边走一边和对方吵。此案例中也是由材料引起的冲突行为。幼儿在进行游戏过程中,经常会将自己家的和放在教室里成为商品、用具等的游戏工具混在一起,认为自己带来的就是自己的,不想让谁碰,谁就不能碰,这种类型的冲突通常发生在小班。小班幼儿还未完全形成公共的概念,这种冲突在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验慢慢丰富之后会逐渐减少。第二,由物品放置引发的冲突。案例三(中班)老师宣布游戏结束,让幼儿各自把自己的玩具收起来,并请女A去帮老师把娃娃家的餐具收拾整齐,女A在角色游戏中是服务员,他在收拾餐具时,女B也来帮忙,女A不让她帮,说她不是服务员,把
6、餐具的,会把餐具弄得乱七八糟,两个人边收拾边挤来挤去,老师过来让两人一起收拾,于是两人冲突停止,之后一起商量物品该放在哪里好,两人情绪反应良好。案例中,女A、女B是在游戏结束,收拾物品的时候发生冲突,女A认为女B会把东西弄乱,并将角色身份带入,认为B不能收拾餐具,只有服务员能做。这既是游戏结束是由物品放置所引发的矛盾,又是角色与个人之间产生的矛盾。这种冲突中包含着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再让幼儿认识到自己使用的东西自己要负责将他保管好,又要有互助合作的精神。第三,由角色引发的冲突行为。案例四(大班)五个女生一起玩开小吃店的游戏,女A和女B都要当姐姐,旁边的幼儿说只能有一个姐姐,两个人就开始说自己要
7、当,旁边的其他女生围着他们,说想让女B当,女A不让,后看到其他三个人都愿意让女B当姐姐,只好让步,女B答应A下一轮让她当姐姐。5人自己协调好后,游戏开始,进行过程中,互相之间当遇到矛盾时能够协调进行。此案例中,女A、女B都要当姐姐,(研究者后来了解到,在这几个女生的游戏中,当姐姐可以照顾宝宝,即娃娃),在没有发生进一步的冲突的情况下,互相之间可以共同协调,使得冲突顺利化解,这有利于幼儿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如女A、B在冲突发生后,都能克服自己的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共情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这也有助于角色游戏的开展,情节的发展。(2)由游戏的情节引发的冲突
8、行为案例五(大班)男A和男B在玩积木时,用积木做了一把手枪,于是两人玩起了打仗的游戏,男A将装积木的篮子戴在头上,说是他的军帽(此时他扮演的是军人的角色),男B看到后不让他戴,说军帽不是这样子的,A不理会B,于是B去找老师,老师没有对此事件进行干预,没有回应B,B回到游戏区说:“反正我已经跟老师说了。”便继续玩打仗游戏,没有再说A的帽子的事。此案例是由幼儿的认知差异引发的冲突。男A觉得装玩具的篮子像帽子,便将其戴在头上,而男B则认为,军人的帽子不是这样子的,A的行为与角色不符,在冲突无果的情况下,B只好接受A做出与他的认知相违背的行为。教师的冷处理的做法,一方面避免了让B形成在老师面前打小报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角色游戏中幼儿冲突行为的指导策略 浅谈角色游戏中幼儿冲突行为的指导策略 论文 浅谈 角色 游戏 幼儿 冲突 行为 指导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