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要求.docx
《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要求.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食源性疾病监测要求一、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目的对医疗机构发现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和分析,为发现食源性聚集性病例和食品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支持。(二)监测主体本区所有开展食源性疾病诊疗的医疗机构(含社会办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三)监测内容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要求,医疗机构对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疑似病例、食源性疾病确诊病例和食源性聚集性病例进行监测报告。监测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症状与体征、饮食暴露史、诊断结论等。(四)监测结果报告1医疗机构应当在病例诊断后2个工作日内通过“食
2、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填报病例监测信息。开展生物标本中致病因子检验且结果为阳性的,应当在检验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在“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补录检验结果和疾病名称。医疗机构发现食源性聚集性病例的,应当在1个工作日内向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重要食品安全隐患、可能构成需启动应急预案的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当在核实后2个小时内向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2.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在每个工作日审核、汇总分析辖区内病例信息,完成上报工作。发现食源性聚集性病例时,应当及时进行核实,经核实认为可能与食品生产经营
3、有关的,应在核实结束后24小时内向区卫生健康委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重要食品安全隐患、可能构成需启动应急预案的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当在核实后2个小时内向区卫生健康委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二、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目的对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信息进行收集和归因分析,掌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高危食品和危险因素,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技术依据。(二)监测主体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监测内容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确认后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引发事件的原因、发病人群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及可疑食物及样品检测狂里笺5口TF
4、C寸O(四)监测结果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完毕7个工作日内,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定期对辖区内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按时向区卫生健康委提交分析报告。三、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一)目的为食源性疾病诊断提供病原学确证,通过对食源性病原体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本区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二)监测主体选择符合要求的2家市级哨点医院(表1)开展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三)监测内容及要求1 .病例监测。由哨点医院对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感染病例开展信息收集和生物样本采集(需采集的最低标本数量详见表1
5、,有能力的哨点医院应尽量多采),并对生物样本完成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弯曲菌和诺如病毒的检测工作。收集的信息包括病例基本信息、症状与体征、饮食暴露史等。对于无条件开展生物样本检测的市级哨点医院,可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完成生物样本检测工作。食源性致病病原检测方法具体见2023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和2023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2 .腹泻病例统计调查。哨点医院每月开展一次医院统计调查,对上个月腹泻病人的就诊人数、标本采集数量、阳性标本数量及检出菌株等信息进行统计。3 .实验室确诊病例调查核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实验室确诊的疑似聚集性病例进行个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年食源 性疾病 监测 要求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