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docx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美学大师朱光潜曾是一位教师,正如评论家所言,他那笃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丰富的学识,无一不使和他接近的青年感服。读书可以与伟人对话,在朱先生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一位智者苦心孤诣地劝诫中国青年勤恳踏实,朱先生确是值得中国人敬佩的哲学家。哲学是指导人生活得更好的一门学科,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便以书信的口吻传达哲学的智慧。于今日青年之工作而言,朱先生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心胸宽广、视野宽阔,兼怀天下事是大丈夫的使命,在每日的实际工作里,不可贪容易、不可浮浅粗疏,要脚踏实地、吃苦耐劳,以勤恳敬业的精神做好工作,是我从书中得到的真道理。再谈
2、读书,朱先生一句“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的确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支配时间,决心是读书的关键,在读书中寻出一种实在的趣味来,在读书中长进见识、丰腴人格,前路漫漫缺不了书中的智慧指引,一种想象之美发达理解,可见,读书于中国青年的“威力谈动,一个青年应该活泼泼的,不应该暮气沉沉的,应该努力做学问,不应该把自己的忧乐放在心头,“动”其实就是发展和创造,人生而好动,唯有在创造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让生命之树生机勃勃,人生真正的快乐也就在这一起一伏的变化之间了。故青年应该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以无限的精力投入到有
3、限的时间里,在宇宙之间,无垠的从来都是人的思想,感受领略生活中因“动”创造出的趣味。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朱先生有这样一种看法我颇为欣赏:他说,假如这个世界中没有曹雪芹所描写的刘姥姥,没有吴敬梓所描写的严贡生,没有莫里哀所描写的达尔杜弗和阿尔巴贡,生命更不值得留恋To美满和缺陷相伴相生,有缺陷也便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有更多可能性,在平凡的生活中,不确定性增添了多少挑战的乐趣,所以我们在看待生活时,大可以用庄严而又活泼的态度,顺其自然地热爱生活。每个人所走的道路应该是他自己肯走的、愿走的、能走的,坦途或坎坷,均是人生路上的风景,今日青年之理想,必要以朱先生所言:“要个人在社会中成为有力的分子,必须有德、有学、有才,而德行、学问、才具都须经过艰苦的努力才可以得到“,我们每个人都要培养健全的身体、优良的品格、高深的学术和熟练的技能,让自己在社会中发光发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青年 十二 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