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谢六中魏群欢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960页二、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明确图形的各边按照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其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2、难点:感受图形放大、缩小的过程,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2、,导入新课1、初步感知出示多媒体课件师:老师这有一张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你们能看清是什么吗师:怎样才能看清呢?大家想一想。生会说把图片放大,(板书:放大)教师将照片放大,使学生看清照片。师:那现在大家仔细看我又在干嘛(教师缩小图片)。生会说在缩小图片,(板书:缩小)2、联系生活实际(1)观察图片师:你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哪些是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出示教材中第59页图片)学生自由发言(图1:缩小,图2:放大,图3:放大,图4放大)(2)、师: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现象,谁来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放大和缩小的现象?师:你玩过计算机吗?你知
3、道它的放大缩小功能吗?学生发言(3)、师:出示在计算机上将图片放大缩小的图片,并找张图片让学生上台体验和练习。师:大家做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二)、学习新知1、寻找放大的规律。(1)出示图形(例4)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方格纸上分别有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三张图。大家看一看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小组讨论。(2)、小组讨论:按2: 1放大是什么意思?(因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是2: 1, 21=2,所以就是要把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板书:2: 1=2 各边扩
4、大到原来的2倍(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画完后小组里面比较一下,你们画的是不是一样,交流一下你们各是怎样画的?(4)、展示学生作品,交流画法。重点讲评三角形的画法师:按2 : 1放大就是把图形的各边放大2倍,刚才同学们只把底和高放大2倍,斜边呢?。师:你怎么知道?(数方格,量一量。)问:那你为什么不先画斜边?(斜边很难确定它的倾斜度)小结:也就说按2 : 1放大三角形,先确定底和高,再画斜边。(5)、观察对比,发现规律。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一个图形按2: 1放大后,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板书:图形的大小变了
5、,形状没变。师:你是怎么知道图形的形状没变呢?(因为放大前三角形底和高的比是6 : 3 = 2,放大后三角形底和高的比是12 :6=2,比值相等,所以形状不变。)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图形的各个内角。师:那么长方形也是这样吗?(学生验证,汇报。)(板书:6 : 3 = 212 : 6=2)(二)寻找缩小的规律。1、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形的各边按1 : 3,长方形按照1: 4,三角形按照1: 2缩小,图形会发生什么变化?同学们猜想下。(学生猜测:图形变小了,但形状没变。)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你们会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吗?师:按1 : 3缩小也就是怎样缩小呢,1: 4、1:2呢?(1 : 3
6、= 13=,也就是把图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1: 4=14=-2=l2=-)422、请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学生画图,展示学生作品,汇报画法。3、比一比,再发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组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三组图形的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师:也就是说,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扩大或缩小后,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三)拓展巩固。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60页,认真看看。教师质疑:师:第三组正方形形也可以由第一组缩小得到,你知道它是按():()缩小的。(第一组中正方形的边长是几格?第三组中正方形的边长是几格?也就是说缩小后的图形与第一组图形的比是2: 3。图形的各边都缩小到原来的三
7、分之二,对吗?)(四)小结。谁来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同学们会的可真多,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三、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先按4:1将下面三角形放大,在把放大后的图形按照1: 2缩小。1、学生独立练习,在方格纸上作图。2、教师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希望同学们在与他人相处时,“放大”别人的优点,“缩小”别人的缺点,你们在一起就会过得很快乐。教学反思:1、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以及这一内容在教材整体中的作用,在前面的教学设计中尽力做到缩小学生的朴素认识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差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认识,但是,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是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解,不能清楚地运用数学的语言描绘图形变化的关系。而数学上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则是指按一定比例放大与缩小,它是一种定量的刻画。这一差距正是我们进行教学时需要加以利用的。2、做到重视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我觉得按什么比放大与缩小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通过教学,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会使作为老师的我领略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