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深基坑事故处理方法.docx
《某深基坑事故处理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深基坑事故处理方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深基础施工是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装由于对地基土认识不足以及设计方法存在问题等,使得深基坑开挖风险相当大装深基坑开挖施工与前后施工环节搭接密切,前期围护结构没有质量保证或后期底板没有及时施工,都可能引起工程事故。除此之外,深基坑开挖工程本身也要求施工队伍要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否则围护结构变形会导致周围管线、道路和建筑物遭到破坏,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难以估计;降水工程使用不当将使周围地基土发生不可恢复的差异沉降;深基坑开挖受天气影响也是造成施工风险系数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降雨将直接引起基坑积水而无法施工,或挖方、堆土边坡失稳造成工程事故装本文通过具体工程事故实例,对深基坑支护失效原因进
2、行了分析,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1、工程概况及基坑支护设计方案1.K工程概况该工程为底商住宅楼,地上16层,地下1层,地下室为附建式和单建式人防工程,地上16层为商场和高级公寓,基坑开挖深度为6.5m,基坑平面尺寸为126m69m,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教师宿舍楼5F学校围墙新建别墅3F新建别3F教师宿舍楼5F城市道路场内延路施工临时围墙的料堆场I1材料胆场1II匚口城市道路仓库1仓库图1、施工现场基坑平面布置示意1.2,工程地质情况(1)杂填土:层厚0.200.70m,平均厚度为0.44m,该土层厚度较小,物理力学性质不均匀,压缩性高,工程地质条件差(层底标高1.8003.500
3、m)。(2)粉土:较湿、灰黄色,稍密中密状态,摇振反应中等,间夹软塑状态的粉质粘土薄层,层厚0.502.60m,平均厚度为1.05m(层底标高0.4902.600m)o(3)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软塑流塑状态,间夹稍密状态的粉土薄层,层厚5.308.60m,平均厚度为6.72m(层底标高-6.700-3.540m);该层为高压缩性土,强度低,工程地质条件差,为软土层。(4)粉土夹粉砂:粉土、灰色、很湿,稍密中密状态,夹中密状态的粉砂薄层,局部两者互层,层理清晰,主要成分为石英、云母、长石等,层厚4.40840m,平均厚度为6.2Om(层底标高-12.200-10.200m),场地内普遍分布;该
4、土层属中等压缩性土,强度中等,工程地质条件一般。门卫(5)粉砂:灰色、饱和,中密状态,间夹粉土薄层。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上层表面滞水,以及4层粉土夹粉砂层的浅部承压水。1. 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6.5m,土方开挖前基坑周边卸土In1厚,设计采用双排。直径60Omm水泥搅拌桩作为基坑止水唯幕,各桩体间搭接20Om1ib排间搭接30OmI1b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量15%,水灰比为0.45,桩长为9m;土方开挖过程中按1:15放坡,坡面喷射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进行护坡。2、基坑事故情况施工单位进场后按图1所示进行了现场平面布置,紧邻基坑边南侧为一条5m宽临时混凝
5、土路面。前期高层建筑报建的手续未能到位,施工单位考虑先进行基坑西侧的联排别墅施工,当别墅施工至1层时,基坑开始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单位将土方工程分包给一土石方单位施工。由于场内临时道路已完成以及场地尺寸限制等原因,土方单位未能按设计要求对基坑坡顶土方进行卸载,另外土方开挖放坡坡度也远大于设计要求。土方开挖分两层进行,一层土方完成后施工单位插入降水管进行井点降水,降水管位于土方边坡上,仅在基坑周边布置,降水管深8m。降水一周后土方单位从基坑西侧开始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当土方挖至深度2/3时,先后发现南侧路面出现开裂及下沉,联排别墅破基础出现位移,西侧路面出现裂缝以及北侧教师宿舍楼窗角出现裂缝等,基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事故 处理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