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16条的理解.docx
《合同法第16条的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法第16条的理解.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合同法第16条的理解“合同法”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条款】第十六条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理解】要约何时效?有认为,应采取“发信主义”,即要约发出之后就效。但多数认为应当采取“到达主义”,要约必须到达受要约人时才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国际公约都持这种观点。如德国民法典第130条中规定,在相对人以对话方式向其为意思表示时,意思表示以通知达到相对人时发生效力。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94条规定,对话人为意思表示者,
2、其意思表示,以相对人了解时,发生效力。第95条中规定,非对话而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通知达到相对人时,发生效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5条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2. 3条中也都规定,要约于送达受要约人时生效。我国合同法这一规定也是参照国外一般规定作出的。需要说明的是,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并不是指一定实际送达到受要约人或者其代理人手中,要约只要送达到受要约人通常的地址、住所或者能够控制的地方(如信箱等)即为送达。“送达到受要约人时”生效,即使在要约送达受要约人之前受要约人已经知道其内容。要约也不生效。在对话要约时,以采用“其意思表示以相对人了解时发生效力”的解释较为妥当。以数据电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同法 16 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