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伤寒与副伤寒的诊断与治疗.pptx
《133.伤寒与副伤寒的诊断与治疗.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3.伤寒与副伤寒的诊断与治疗.pptx(6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伤寒与副伤寒 概述一1.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急性肠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2.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中毒症状、玫瑰皮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少(四字经)3.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4.两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基本相同(一)概 述1.1659年,英国内科医生 Thomas Willis首先描述具有前述临床特征的疾病,称之为typhoid fever,并将其从typhus中分离出来。2.1873年,英国内科医生William Budd阐明了伤寒的发病本质。3.1877年,Karl Joseph Eberth和 Robert Koch从伤寒患者粪便中
2、分离出一种短小、有鞭毛、能运动杆菌。4.1884年,Georg T.A.Gaffky进一步证实其是伤寒的致病菌。5.中医:伤寒意指为寒所伤,包括有畏寒发热症状的疾病。(二)历史节点病原学二1.伤寒杆菌为沙门菌属D群,G-染色,杆状,在(0.61)um(23)um之间,有鞭毛,于普通培养基即可生长,胆汁培养生长更佳2.释放内毒素致病。不产生外毒素3.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有助于诊断;表面抗原“Vi”,有助于发现带菌者4.耐低温,不耐热,60 15min即可消灭二、病原学流行病学三1.患者和带菌者是唯一传染源。患者从潜伏期即可由粪便排菌;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
3、大;排菌3个月以上为慢性带菌者(一)传染源三、流行病学2.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潜伏期带菌者,即伤寒患者在潜伏期已经从粪便排菌;暂时带菌者,即恢复期仍然排菌但在3个月内停止者;慢性带菌者,即恢复期排菌超过3个月者。原先有胆石症或慢性胆囊炎等胆道系统疾病的女性或老年患者容易变为慢性带菌者,少数患者可终身排出细菌,是伤寒不断传播甚至流行的主要传染源。3.只感染人类,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4.轻型患者由于难以被及时诊断、隔离,向外界环境排菌的可能性大,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一)传染源三、流行病学 1.粪口途径,消化道传播(水源、食物污染)。水源被污染是本病
4、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常可引起暴发流行。食物被污染是传播伤寒的主要途径,有时可引起食物型的暴发流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是伤寒散发流行的传播途径;苍蝇和蟑螂等媒介可机械性携带伤寒杆菌引起散发流行(二)传播途径三、流行病学1.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第二次发病少见。伤寒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2.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老年人少见。(三)人群易感性三、流行病学1.地域性:遍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在亚洲和非洲地区饮水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暴发或流行。在发达国家,伤寒的发病率维持在低水平。2.近10年来,我国伤寒、副伤寒整体发病水平呈下降趋势,但2004-2014年平均每年报告10起暴发疫情3.季节性:终年可见,夏秋季
5、最多4.发病以学龄期儿童和青年多见。(四)流行特征: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四1.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感染量、毒力和人体免疫的平衡。2.当胃酸的 pH 小于2时伤寒杆菌很快被杀灭。伤寒杆菌摄入量达105以上才能引起发病,超过107或更多时将引起伤寒的典型疾病经过。而非特异性防御机制异常,如胃内胃酸减少和原先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有利于伤寒杆菌的定位和繁殖,此时引起发病的伤寒杆菌数量也相应降低。3.未被胃酸杀灭的部分伤寒杆菌将到达回肠下段,穿过黏膜上皮屏障,侵入回肠集合淋巴结(Peyerspatches)的单核-吞细胞内繁殖形成初发病灶;进一步侵犯肠系膜淋巴结经胸导管进人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菌血症
6、。此时,临床上处于潜伏期。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一)发病机制4.伤寒杆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繁殖后再次进人血液循环,形成第二次菌血症。伤寒杆菌向肝、脾、胆、骨髓、肾和皮肤等器官组织播散,肠壁淋巴结出现髓样肿胀、增生、坏死,临床上处于初期和极期(相当于病程第13周)。5.在胆道系统内大量繁殖的伤寒杆菌随胆汁排到肠道,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一部分经肠道黏膜再次侵入肠壁淋巴结,使原先致敏的淋巴组织发生更严重的炎症反应,可引起溃疡形成,临床上处于缓解期(相当于病程第34周)。6.在极期和缓解期,当坏死或溃疡的病变累及血管时,可引起肠出血(intestinal bleeding);当溃疡侵犯小肠的肌
7、层和浆膜层时,可引起肠穿孔(entericperforation)。随着机体免疫力的增强,伤寒杆菌在血液和各个脏器中被清除,肠壁溃疡愈合,临床上处于恢复期。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一)发病机制(二)病理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性反应1.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对伤寒杆菌的细胞内杀伤机制起重要作用,巨细胞吞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碎片,称为“伤寒细胞”(typhoidcell)。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小结(typhoid nodule)或“伤寒肉芽肿”(typhoid granuloma),具有病理诊断意义。2.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最具特征3.肝、脾病变显著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二)病理:
8、大体解剖第一周 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钮扣样突起第二周 肿大的淋巴结坏死组织脱落第三周 形成溃疡发生坏死第四周 愈合,一般无瘢痕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二)病理:病理特点-镜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浸润 伤寒细胞 typhoid cell 伤寒小结 typhoid nodule伤寒小结伤寒肉芽肿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二)病理:病理特点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表现五潜伏期:波动范围360天,通常714天典型临床经过分为四期 潜伏期 初期 极期 缓解期 恢复期病程(第0周)(第1周)(第23周)(第34周)(第5周)菌血症 第一次 第二次五、临床表现五、临床表现1.初期:病程第一周,主要是发热及全身中毒表现。起病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3. 伤寒 副伤寒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