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复苏中心建设与管理急诊专家共识(2024).pptx
《034.复苏中心建设与管理急诊专家共识(2024).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4.复苏中心建设与管理急诊专家共识(2024).pptx(4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复苏中心建设与管理急诊专家共识(2024)演讲人目录01.复苏中心建设目标07.发展与展望03.组织管理与工作机制05.标准操作流程02.功能定位与基本要求04.建设内容06.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率为 97.1/10 万,而心脏骤停患者出院存活率却明显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1-2。如何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提供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给予规范的综合救治,已成为急危重 症领域的焦点和难点。成立复苏中心为院外和院内心脏骤停患者提供
2、高质量的临床救治,同时开展复苏质量监测、科学研究、培训与健康教育等 3,这对于提高我国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改善其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复苏中心的建设是促进急诊医学专科发展的重要途径。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众多,复苏流程并不局限于单一学科,常可能涉及到现场救治-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复苏-专科处理病因-重症监护-康复治疗等多个环节,要求医疗机构相关科室具备有效解决复苏链条中相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学科之间的高效协作、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因此复苏中心建设是全面推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促进医疗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本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注册(PREPARE-2
3、024CN411),经多轮会议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整合了国内外最新文献与临床经验,供同行学习交流。复苏中心建设目标复苏中心建设目标通过不断优化心脏骤停的早期预警、现场反应、院前急救、院内救治及重症康复,提升复苏全流程的及时性、规范性、科学性,从而提高复苏成功率及出院存活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和生存质量 4;并结合国际先进经验,通过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复苏中心,进一步完善国家和区域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功能定位与基本要求功能定位与基本要求根据医疗机构承担的医疗救治需求和具备的医疗救治能力,对各级医疗机构进行复苏中心的功能定位,设置基层版、标准版、高级版复苏中心,建议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具备基层版复苏
4、中心的功能;三级综合医疗机构具备标准版复苏中心的功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疗机构按照高级版复苏中心的标准建设,如表 1 所示。鼓励已建成基层版、标准版复苏中心,且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提升医疗服务救治能力,进一步建设上一级复苏中心。组织管理与工作机制组织管理与工作机制复苏中心所在医疗机构应成立由院长或医疗副院长牵头、急诊科主任负责、相关科室和管理部门参与的复苏中心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明确工作制度并负责复苏中心的日常管理。各级复苏中心应制订基于本机构实际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细化并落实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院前院内衔接制度、复苏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等 5-7。复苏中心以急诊科
5、为核心和主要平台,以复苏救治单元为基本管理单元,建立健全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工作机制,打破专业壁垒,提高救治效率。MDT 组成包括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及血管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创伤外科/创伤救治团队、呼吸与危重病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含介入)、检验科、麻醉科、康复科、器官移植科等。组织管理与工作机制复苏中心参照相关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制订救治预案以及复苏启动、复苏中、复苏后的专科协作机制,建立多学科参与的快速反应团队(rapid response team,RRT),保持 24 h 绿色通道和复苏救治的快速响应。复苏办公室
6、专职人员负责患者信息登记、诊疗数据记录、随访管理,对诊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质量监测、开展科学研究,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定期开展复苏中心 MDT 会议,按季度进行监测数据的分析、反馈,提出质量改进措施,持续跟进改进效果。复苏中心应与院前 120 急救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建立联动协作机制,优化院前院内衔接流程,建立院前院-内一体化复苏通道。区域内各级复苏中心(基层、标准、高级)协同配合,健全复苏中心 之间双向转诊机制,保障区域内心脏骤停患者的科学救治。建设内容1 复苏空间配置复苏设施场地的合理配置有助于临床复苏工作顺利开展,主要包括:单独的复苏床单位、合适的复苏
7、占地面积、复苏绿色通道设置以及后续处置衔接设置等。(1)复苏床单位:最少有一个独立的复苏床单位,另外设置备用或优先使用的不少于一个复苏床单位。(2)单位占地面积:每张床单位面积原则上不低于 15 m2,适合团队复苏及复苏设备的合理配置。(3)绿色通道设置:为复苏患者设置快速检查、介入、手术的诊疗通道。(4)后续处置衔接设置:为复苏患者优先检查、介入、手术设置必要的备用位,留置救治复苏患者的重症监护床单位。2 复苏设备配置围绕着复苏相关技术的开展,需要完备的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配置作为基本保障 8-9,主要包括以下设备:(1)循环支持设备:机械胸外按压装置、除颤仪、体外心脏临时起搏器、体外膜肺氧合
8、(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以及主动脉球囊反搏等设备 10;(2)气道及呼吸支持设备:多功能呼吸机、支气管镜、可视化喉镜等 11;(3)多功能监护设备:呼气末二氧化碳、脉搏血氧波形、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等;(4)神经功能保护及评估设备:目标体温管理设备及脑电、脑氧、脑血流监测仪等 12;(5)快速影像评估设备:床旁超声、移动式数字化 X 光机等;2 复苏设备配置(6)床旁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设备:快速检测心脏标志物、血气分析、电解质、凝血相关指标等;(7)创伤止血设备:主动脉球囊阻断设备、外固定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4. 复苏 中心 建设 管理 急诊 专家 共识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