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教学实践转化为科研成果:发论文、评职称.docx
《教师成长:教学实践转化为科研成果:发论文、评职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成长:教学实践转化为科研成果:发论文、评职称.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106【教师成长】教学实践转化为科研成果:发论文.评职称阅读过程牛老师在讲座的伊始就强调“我还有一些做人力资源的朋友,做建筑的朋友,做财务的,各行各业的朋友,他们都在写论文。包括我们人教社的编辑,也都是科研的能手,能写高水平的论文,可以做学术交流。各行各业都需要写论文,说明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也就是论文是表明专业化水平的一项指标。”接下来,牛老师从“现实:实践与研究的鸿沟”、“跨越:如何搭建实践与研究的桥梁”、“实现:研究成果的表达和呈现”三部分展开阐述。现实:实践与研究的鸿沟。至于论文,教师可以保留不写的权利,只教书,专心来培养学生,“作为个人层面来讲,如果你不满足于只是做一个我们俗称
2、说教书匠,你还有一个更深层次、更长远的职业发展需求的话,我是非常强烈地建议你能够开始科研写作。”牛老师总结了科研写作的好处有:1科研写作可以助力职业发展。“证明了你可以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就代表了你的专业能力。”各行各业要求发论文,其实就是证明专业水平所达到的程度;2.从时间和空间上为他人的研究提供基础。”在空间上可以让其他地域的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有哪些思考?为其他人的研究搭建基石”,“在时间上,可以让后来者了解我们曾经有哪些思考,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哪些基础”。3.促进自我内在交流的需要。”写作的本质不是一种独白,而是一种对话,你时刻处于一种和你的同行交流的过程当中,是向别人请教
3、,是告诉别人你的所思所想这样一个状态。”但是实践和研究成果表达之间有着很大的一个鸿沟,牛老师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主要有:1写作的特性。”写作来应该是人们思维表达的一种高级形式”,“写作是一个人思维高水平的表达形式,需要很好的逻辑性、系统性、深刻性”。这正是一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滔滔不绝地讲授,但到了科研写作时就犯愁的原因了。2.教师对写作所产生的畏惧心理。”自愿地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就不再恐惧写作,也不恐惧我的思想并不够成熟”,“你不会羞于把你的写作成果跟别人交流,会非常乐意去向你的朋友、师长请教,。3.中小学教研和大学老师从事的研究活动有根本的不同。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活动,更多地去追求事理性的问题,而
4、大学老师做的很多研究是追求学理层面,只是追求为什么,追求一种普遍理论性的规律。那么如何进行科研写作呢?牛老师以自己亲身观摩一节公开课为例得出一个结论,“我想,我观摩的是一节公开课,每一次我们举行大规模的公开课之后可能就散场了,没有一个细细的剖析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我想整个过程是我们接触到实践之后把它慢慢地退回到一个问题的形式,它可能刚开始是散漫的各种零散的信息,但是我们作为研究者能把它聚焦到一点,形成一个问题。这是我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的一个体验。”为此,牛老师提出科研写作的途径有:1.参与课题,这科研程序较复杂,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参与到课题中来;2.教育叙事,这是老师们最直接
5、的方式“所谓的教育叙事就是老师们在日常工作过程当中留意那些触动内心的,对别人有感染力的一些教育事例,进行情境化的描述,同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下来。这种日常的积累过程,为以后能够把它系统化地成文或是申请课题、写一本著作都是非常有益的”,虽然教育叙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但是为以后教育论文的写作作下铺垫。跨越:如何搭建实践与研究的桥梁。分两步走,一是“你愿意开始”,二是“我认为是你能够找到一些方法”。“愿望”是指“你能够以一种研究的心态来看待你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在习以为常的一些教育小事当中去发现一些问题“,还指“一种敏感的心态”,如“我想写一篇论文,好,你可能就需要把你的这些灵感也好,小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成长 教学 实践 转化 科研成果 论文 职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