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岳阳楼记》之“一语立骨法”.docx
《教学反思:《岳阳楼记》之“一语立骨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岳阳楼记》之“一语立骨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学反思】岳阳楼记之“一语立骨法”这是国庆节后的第一节语文课。整节课紧扣文本,逻辑鲜明,语文要素明确。首先,从“登高”入手,宏观上提供学习背景。登高就是登临高处,主要指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等。“登高”失意苍茫、忧虑难排、思亲、超脱的心绪。这是上课开始的导入环节,将整篇文章纳入到某个主题中来,从上位主题来理解单篇文章。再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岳阳楼记写了岳阳楼什么,怎么写的,表达什么?紧扣这三点让学生读文章时有了参照系,而不是逐字逐句地阅读,符合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两大特质。在这个地方,我抓了“记”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到“记叙”、“铺叙”。但是到此仅仅也就过去了,我现在所要做的是让学生停
2、留下来好好体验一把:岳阳楼分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样(Siii1),没用一钉一钏(mM),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骚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此处的设计就是让学生体会说明、抒情、记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全班同学集体诵读全文,同时标注不会的字词。因为是节后第一节课,学生有
3、疲惫之色,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文本,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我始终认为且多年一贯坚持一个观点“教师的讲解是有限度的,不可整节课以讲解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其说教师“讲”不如说教师“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入文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诵读结束了,那么就要进入文本分析的环节了。逐字逐句地翻译是讲解文言文的大忌,一体现了教师没有高超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能力,因为逐字逐句是最简单不过了,甚者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已有的PPT,节约省时。到此步,我在备课时就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国庆期间,我的想法是要找到文本内部隐藏的一种密码,而这种密码是能够贯穿文本和课堂的。当我在困惑时,我会去查相关的学术期刊,总结名师们的解读
4、与设计,然后化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当我在众多论文中不知盲从时,或许哪篇文章中的某个观点、某个材料、某个设计,总会让我眼前一亮,我要找到它们之间的逻辑,用自己的教育认知来串联起来。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曾经读过的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的论文文本解读之一语立骨法,李教授系统地提炼了“一字”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一字”的好处是提纲挈领,将文章的内容浓缩为一个精辟的“字”,这个“字”能够很好地衔接文本与设计。我继续搜索文献,看到最多的就是提炼出岳阳楼记中的“异”,“异,表现为两种景观、两种心情,似乎很明确,似乎又没有解决文本的内核,仅停留在表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从众
5、多文献中找到了一篇教学设计,把握关键,带动全篇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陈瑜琳老师),这篇文章发表于1997年3月的内蒙古教育学报上,25年过去,但是其设计思想一点都不过时,现将其中的设计思路摘录如下:当我看到这个设计时,非常兴奋,这正是我要找的。陈老师用几个关键词“谪”、“异”、“忧”、“乐”,而且还有语文要素“描写”,而“描写”恰恰是我前不久讲的知识点,可以继续让学生迁移、运用、内化知识能力。于是,我就想改造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以便更好地适应自己的语文课堂。记事:提炼出“谪”字,分析“谪”字的作用。点出滕子京的境遇、身份、时间、地点;为后文修楼、求记,写景、议论作铺垫。在讲解本
6、段中,重点分析字词有:守、越、明年、通、和、废、作文、以。字词的讲解不刻意强调生硬记住,而是通过上下文、文言句式的特点来进行推理。为了让学生深度理解“谪”这个字,我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比较滕子京与范仲淹两人的共同点,如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三年(1043),面对行政机构的冗员冗费、平民生计的困苦窘迫、辽与西夏的边境威胁等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范仲淹携手富弼、韩琦、杜衍、欧阳修、余靖等人,发起了雷厉风行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但由于中国专制社会的“人治”痼疾和触犯了官僚集团的利益,改革难以维系,”次年(1044),改革派核心成
7、员相继被排挤出朝廷,范仲淹也于庆历五年(1045)正月被罢去参知政事,出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十一月,又改知邓州,新政宣告失败。也正是在这一年,他的一位素有才能却仕途坎坷的朋友岳州太守滕宗谅,请求范仲淹为其治下的岳阳楼写一篇记文。滕宗谅(9911047),字子京,河南洛阳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与范仲淹同登进士,知太平州当涂县,移知邵武军邵武县;治绩显著,被召试学士院,迁大理寺丞,因谏劝刘太后归政仁宗复贬邵武;仁宗亲政后,滕被召还,累迁殿中丞、左司谏,又因事外贬;康定元年(1040),西夏兴兵,滕知泾州,御敌有功,庆历二年(1042)十一月被范仲淹荐擢天章阁待制,充环庆路经略安抚招
8、讨使,兼知庆州,庆历四年春再坐事谪守岳州(巴陵郡),庆历七年(1047)迁知苏州,寻卒。滕宗谅在岳州时重修了州内名胜岳阳楼。司马光流水记闻卷十载:“滕宗谅知岳州,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钱,不敛于民,但榜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献以助官,官为督之。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能够不动用公款而成此巨构,滕宗谅确有过人之处。接到滕宗谅请求的范仲淹,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范、滕二人都有在中央和地方工作的经历,也都有理想未遂的遭遇,如何对待人生的出处进退,可能是他们都会面对的问题,于是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阳楼记 教学 反思 岳阳楼 一语 立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