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登泰山记》学习展示.docx
《学术活动:《登泰山记》学习展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术活动:《登泰山记》学习展示.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术活动】登泰山记学习展示(一)姚鼐所写的登泰山记一文记叙了自己在腊月二十九日同好友一同游登泰山的见闻。可在我看来姚鼐未必真的去攀登了泰山,此篇所著不过只是存在他心中今明岁月与梦想的虚影。乾隆三十九年,姚鼐辞官,同年确同朱孝纯游历泰安,可这绝不能说明姚鼐登上了泰山。泰山乃五岳之首,是皇家行宫,更是皇家禁地,若非帝王或重臣,旁人是不可能有权登游的。而姚鼐只不过是一个刑部郎中,这还只是在他辞官以前,更不必说区区知府朱孝纯了。所以说姚鼐所登的泰山不过是他想象出来的。既然如此,那便不难发问:为什么姚鼐所想是登游泰山,而不是其它峻岭雄峰呢?在我看来,姚鼐所想,是因为泰山对他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深意。从家
2、庭生活方面来讲,姚鼐在复张君书中提到“今又丧妇”“诸稚在抱”,从中可以看到,姚鼐妻子过世,孩子又很小,家境很是凄惨。而泰山,是主管一切生死的象征,传说中,泰山上的碧霞元君是福佑众生,有求必应的山神,可见,姚鼐心中的泰山,也是对自己家庭的祈佑。在从仕途方面来说,我们已经知道,泰山是皇家禁地,是皇权威武的代表。而姚鼐所写的“四十五里”“七千有余”“大风扬积雪击面”等登泰山的困难,其实就是自己辅佐帝王家的艰辛写照。综上所述,泰山就是姚鼐心中那座充满困苦与思绪的人生大山。姚鼐在心中的泰山上登游,可却偏偏选在了腊月二十九日,我想这也是别有用意的。腊月二十九日,本应是全家团聚,共话佳节的吉日,姚鼐在这一天
3、登上泰山,其实就是自己对家破人亡,无家可依的慨叹。可姚鼐心中的人生大山并非只充斥着慨叹,而是也充满着希望与阳光。乾隆三十九年腊月二十九日并不是普通的一天。这天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比任何一年都提前进入了新的一年。姚鼐写下:“待日出”“日上,正赤如丹登上山顶,日出千阳,万物生灵,心向光芒,仿佛不曾有“大风扬积雪击面”仿佛不曾历“四十五里”“七千有余”。正是姚鼐心中的日出东方,光芒万丈,抛舍了曾经所有的如登山般的不快与惆怅,就在这悲痛的最后一天,就在这万丈山顶,迎着灿烂光芒,开启新的生活,怀揣快乐与梦想。姚鼐或许悲苦,或许无望,或许抛开梦想以后仍要面对“冰雪,无瀑水,无鸟兽”的愁伤。可是,姚鼐心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泰山记 学术活动 泰山 学习 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