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登泰山记》学习展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术活动:《登泰山记》学习展示.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术活动】登泰山记学习展示(一)姚鼐所写的登泰山记一文记叙了自己在腊月二十九日同好友一同游登泰山的见闻。可在我看来姚鼐未必真的去攀登了泰山,此篇所著不过只是存在他心中今明岁月与梦想的虚影。乾隆三十九年,姚鼐辞官,同年确同朱孝纯游历泰安,可这绝不能说明姚鼐登上了泰山。泰山乃五岳之首,是皇家行宫,更是皇家禁地,若非帝王或重臣,旁人是不可能有权登游的。而姚鼐只不过是一个刑部郎中,这还只是在他辞官以前,更不必说区区知府朱孝纯了。所以说姚鼐所登的泰山不过是他想象出来的。既然如此,那便不难发问:为什么姚鼐所想是登游泰山,而不是其它峻岭雄峰呢?在我看来,姚鼐所想,是因为泰山对他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深意。从家
2、庭生活方面来讲,姚鼐在复张君书中提到“今又丧妇”“诸稚在抱”,从中可以看到,姚鼐妻子过世,孩子又很小,家境很是凄惨。而泰山,是主管一切生死的象征,传说中,泰山上的碧霞元君是福佑众生,有求必应的山神,可见,姚鼐心中的泰山,也是对自己家庭的祈佑。在从仕途方面来说,我们已经知道,泰山是皇家禁地,是皇权威武的代表。而姚鼐所写的“四十五里”“七千有余”“大风扬积雪击面”等登泰山的困难,其实就是自己辅佐帝王家的艰辛写照。综上所述,泰山就是姚鼐心中那座充满困苦与思绪的人生大山。姚鼐在心中的泰山上登游,可却偏偏选在了腊月二十九日,我想这也是别有用意的。腊月二十九日,本应是全家团聚,共话佳节的吉日,姚鼐在这一天
3、登上泰山,其实就是自己对家破人亡,无家可依的慨叹。可姚鼐心中的人生大山并非只充斥着慨叹,而是也充满着希望与阳光。乾隆三十九年腊月二十九日并不是普通的一天。这天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比任何一年都提前进入了新的一年。姚鼐写下:“待日出”“日上,正赤如丹登上山顶,日出千阳,万物生灵,心向光芒,仿佛不曾有“大风扬积雪击面”仿佛不曾历“四十五里”“七千有余”。正是姚鼐心中的日出东方,光芒万丈,抛舍了曾经所有的如登山般的不快与惆怅,就在这悲痛的最后一天,就在这万丈山顶,迎着灿烂光芒,开启新的生活,怀揣快乐与梦想。姚鼐或许悲苦,或许无望,或许抛开梦想以后仍要面对“冰雪,无瀑水,无鸟兽”的愁伤。可是,姚鼐心中的
4、泰山将永远屹立,永远拥抱光芒,永远可以以释怀与希望面对困苦的远方!人文景观略写的原因文/徐涵MountTaishan我认为人文景物是略写的原因是姚鼐对官场执着的消散。乾隆三十九年,他因为家人的去世和对官场沉浮的无耐与烦燥而决定辞官归乡,但因对“入世”思想的影响和中士的不易,他依旧对官场有着向往之心,而这时他受朱孝纯的邀请去攀登泰山。我想这其中有朱孝纯官场比姚鼐更顺遂一些的缘故,他想去看看自己与他的不同,这也侧面的映证了他对为官的某种心理枷锁。但在攀登的过程中,他把重心逐渐放在了景物上,他开启领略自然之美,通过欣赏泰山雪后初晴和日出时的壮丽景象,他将辞官时的不平与不甘抛到脑后,所以他在观日之后只
5、看到在亭子附近的祠堂与石刻,对于其他不在道路上的,他已经没有充足的兴趣去看了。但我认为这种执着没有完全消散,因为在最后他观完几处祠堂和石刻后,他进入了一种物皆著我色的境界,用他的视角去观看身边的一切,无瀑水、无树、无鸟兽音迹,清寒而又略显萧瑟。这难道不是触情生景吗?在看到与皇权相关的景物时,内心的落寞难道不会再一次涌上心头吗?而且入世为官是当时最为流行的一种思想,也是他从小到大读书,考功名的精神支柱,这种已经被融入内心最深处的思想难道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全改变的吗?就像李鸿章推进了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却从没有想过反清一样,连清朝末年、这种报效君主、入世为官的思想依然根深地固,更何况是在乾隆鼎盛时
6、期呢?自然景观变化浅谈文/刘雨嘉中国文人常常热衷于“登高”和“望远”。他们在登高中感伤人生境遇,于磅薄雄伟的自然之景中悟人生道理,解心中的郁郁不平之气。唐有杜甫“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清有姚鼐的登泰山记叹泰山日出之壮景。后者全文无一字写情感,但若我们细细品味,则亦能发现作者隐匿泰山景色中的情感。随着景色的变化,作者的心境也随之起伏,所以,于景色变化中,我们多少可以窥见作者内心的挣扎和解脱。“艰”,事前部分诗歌主要想表达的主题。“乘,历,穿,越”等动词的生动运用写出了作者登泰山之难。“七千余”,“天门”,“迷雾冰滑”,更体现了诗人所见之景的雄伟,也更加显出了登泰山对于此时已过不惑之年的诗人的艰
7、难。那他为什么要写这“难”呢?从复张君书中我们可以得到答案。“顾遭家不幸,始反一年,仲弟先殒,今又丧妇。老母七十,诸稚在抱。”官场失意,人生不幸,这时的姚死难免内心迷茫。他此时的人生就像这登山路般艰难,望不见尽头。所以,田登山路,他联想到了自己,而这“艰难”之景也并非只是写的景色,更是面对人生困境的迷茫。“壮美”,是中间景色最大的特点。泰山日出之壮美带给人的震撼足以让所有人忘却一切而仅仅只是沉醉于景色之中。所以,中间部分仅仅在于描述泰山日出之景带给诗人自己内心的震撼享受,而忘却了本有的一切烦恼、只是醉心于自然。“凄清”,足以概括文中最后的景色。由表面,似乎是诗人又回到了原先低落的状态,但恰恰相反,诗人从这凄清中悟出了自己的人生与广阔的天地相比之下的渺小,而恰恰从这渺小中,诗人顿悟了、理解了、解脱了,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所以这凄清只是表象,真正的内涵在于诗人内心覆盖于冰雪之下的源源不灭的希望。此次的登山之旅,让诗人将个人之忧化解于自然之景中,使其内心得到了真正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