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 (4).docx
《初中: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 (4).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15课时运动和力(一)高频考点透视高频点1参照物的选择例(2019北京)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中正确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变式拓展1.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在冒烟,插有旗帜的4、8两辆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烟和旗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人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方两车一
2、定向左运动B. 、。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车可能运动,人车向右运动D.。车可能静止,人车一定向左运动高频点2速度图像的应用例21(2019大庆)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九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B.九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得快C.介时刻甲队超过乙队D.6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变式拓展2. (2019湖州)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A.两物体在1=5
3、秒时一定相遇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高频点3力的基本概念例可(2018北京)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QA所示。在Q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点彝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3. (2019杭州)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
4、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乙大HB.图乙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甲大闻N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D.无法确定/Z11F2F3B.FiF2F?=尸3易错考点提醒【提醒】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虽然是0.9s,但汽车在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其通过的路程所对应的时间不是0.9s。要从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开始计时,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结束,由此来确定其运动时间。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对应上是解决此题关键。例51(2019眉山)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
5、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测速仪一/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考点综合探究例6(2019襄阳)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第15课时 运动和力一 4 初中 15 课时 运动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