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验区”相关工作的通知.docx
《创建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验区”相关工作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验区”相关工作的通知.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创建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验区相关工作的通知根据省民政厅印发的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和市民政局印发的XX市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今年,我区将创建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纳入区政府重点工作。现将进一步做好创建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的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重点任务(一)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1 .各街道拓宽监测预警信息来源。加强主动发现,建立困难群众自主申请、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政务信息处置相结合的监测对象发现和预警机制,精准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检测范围。在对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申请人及其家庭进行经济状况核对时,分析研
2、判申请人员困难状况,对不符合救助条件但存在一定困难的人员或家庭,作为潜在救助对象予以重点关注。2 .各街道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将低保边缘家庭、申请临时救助的低收入家庭、申请医疗救助的低收入家庭、低保退出不稳定家庭、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等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以Exce1表格的形式详细记录贫困家庭人口信息、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等,根据监测对象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站、社区网格员等作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持续跟踪检测对象的收入支出、家庭成员变化、帮扶政策
3、落实以及返贫致贫风险变化等情况,及时更新数据信息、调整优化帮扶措施,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监管。3 .建立入户走访记录和电话记录档案。入户走访过程中要做好书面记录,记录走访对象的家庭状况、人员和收入变化、帮扶需求等,拍摄入户照片、视频,形成入户走访纸质版档案和电子版档案。电话询问应做好书面电话记录,记录电话询问对象的家庭状况、人员和收入变化、帮扶需求等,形成电话记录纸质版档案。档案材料应如实记录入户走访和电话询问情况。(二)完善常态化社会救助帮扶机制。1 .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根据困难群众家庭状况、困难类别和帮扶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对脱贫不稳定户,要进
4、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强化政策落实,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对有劳动能力的,采取提供培训指导、推荐就业岗位等方式,支持其就业创业,通过劳动增收致富。2 .开展常态化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动员街道、社区的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常走访、出主意、想办法、送政策,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和困难居民的联系,通过情感关怀、精神激励、心理疏导帮助困难家庭消解负面情绪,发掘困难家庭的潜能和优势,“扶志”和“扶智”相结合,鼓励困难群众学知识、学技能,通过自身努力逐步走出困境。3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发挥街道社会工作站、爱心企业、社会团体、社区志愿者的资源优势,开展“社区
5、吹哨、志愿者报到”活动,搭建平台引导社会力量为困难群众提供爱心捐助、提供就业岗位、提供技能培训等,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救助志愿服务氛围。4 .建立社会救助帮扶活动工作档案。开展社会救助帮扶活动中要做好书面记录,记录时间、地点、帮扶内容、帮扶对象信息、帮扶效果等,拍摄现场照片、视频,加上宣传海报、宣传文案、宣传短视频等,形成帮扶活动纸质版档案和电子版档案。档案材料应如实反映社会救助帮扶活动情况。(三)提升社会救助工作能力。1开展经常性的救助业务培训。区民政局每半年组织各街道开展一次民政救助业务培训,各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每季度组织各社区开展一次民政救助业务培训。负责救助的人员岗位调整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建 社会 救助 综合 改革 试验区 相关 工作 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