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谷电价与光伏产业相关性研究.docx
《低谷电价与光伏产业相关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谷电价与光伏产业相关性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7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划分峰谷时段,确定电价价差。之后2年多的时间,各省地区陆续出台并且持续调整了电价终端销售价格,普遍或者有选择地区分了分时、季节、尖峰与低谷的电价水平。从目前积累的用电数据以及与实施峰谷电价之前的用电行为比较,这一定价机制明显地改变了用户用电行为,需求特性(profi1es,需求水平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明显的价格弹性。从价格手段的视角,这一变化符合政策预期;但是从价格机制的视角,也就是“新的定价是否反映了用电的社会真实边际成本”来看,答案更加复杂。这尤其需要程度上的精确考量,既不偏高也不偏低。有新闻报道称:多地引入中午时
2、分的低谷价,用电用户响应之后,中午时分的需求反弹明显。“现货谷段(10:0015:00)平均电价同比提升17%以上,晚间峰段(17:0022:00)平均电价同比下降10%”。由于光伏出力大部分处于这一“低谷电价”时期,使得可预期比较的发电收入(或者减少的避免电力支出)大幅下降,新建项目往往需要重新评估投资回收前景。本文中,我们聚焦部分省份的峰谷电价安排,讨论这种峰谷电价拉大价差“粗尺度”的事实及其影响。这种用力过猛,造成极具长期竞争力的光伏发电反而瞬间缺失了足够投资回收机会,从而形成相比“最优节奏”(反事实基准线)更慢的容量增加,有可能影响整个系统转型的进度。更进一步,我们希望可以探讨粗尺度电
3、价机制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解决方案应走的路径。事实汇总:多地午间低谷电价设定从技术上来说,分时电价通常只在几个时间步长内有所不同,而且是提前很长时间确定的。同时,分时电价适用于整个用户群体,在较长时间(比如超过1年)内保持稳定不变,仍旧属于行政定价的范畴。从时空分辨率和提前量时间来看,它们或多或少只是“真实”(反映供需关系,也就是电力价值)价格的粗略近似值。在多大程度上近似,成为一个超越科学的艺术问题,也为各种自由量裁提供了空间。在我国,各地陆续出台了深谷电价政策。具体方案,相比平段下降幅度、覆盖用户群体、具体执行月度时间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是总体而言,这些降价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调整
4、的仅是发电价格部分。相比年度基准电价,大部分下调程度在20%50%,山东高达90%。而其他“固定”部分,比如各种输配加价、政府基金、线损(这个是应该同向变化的)等保持不变,从而代表终端电价10%50%的下降。第二,调整的往往只是终端价格,不同时间的重新价格分配,与上游批发价格无关系。直觉上来看,低电价对煤电是受损的,这23个小时的发电都无法覆盖燃料成本。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一方面,发电端的价格是中长期合同交易以及短期合同交易的价格,往往并不具有这样高的时间分辨率。而各地的现货(日前、实时)交易试点,也并不存在跟终端电价联动的机制。这一价格调整仅限于终端,本着“收益中性原则”的纸面调整,
5、影响不同时间用户用电的支付水平,不涉及上游价格变化。这一变化仅为终端的再分配(re-distribution)。第三,从“影子价格”视角,这种调整跟系统的发电成本不一致的程度更大了。行政管制基准电价或者电网代理购电平均价格与煤炭价格高位情况下,总体上煤炭发电就处于盈亏平衡点或者略微损失的地步。进一步的降价使得“计划内”发电在这些时刻更加不反映边际成本。而计划外市场交易购电价格,理论上发电商可以根据成本动态预期进行定价。但是由于存在各种上下限与对计划内价格的参照要求,这方面的选择其实也相当有限。回到起点:我国大部分地区仍旧是煤电占主导的系统从发电的社会边际成本来看,煤电在大部分时间(如果不是全部
6、)构成了边际机组。电价的波动,从理论上讲,也仅限于煤电内部的成本差异(比如发电煤耗的差别)。此外,有两个特别的因素也构成了我国电力批发价格不应该波动特别剧烈的原因。第一,过去我国进行了大范围大规模的“上大压小”,以及后续的持续改造工作,使得不同历史时期建设的机组差别进一步缩小。有研究显示:南方五省(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煤电机组的平均发电标准煤耗305.6克标准煤/千瓦时,而地方国企煤电机组标准煤耗311.8克标准煤/千瓦时。双方只有不到6克标煤(2%)的差别。当然,这是两个群体总体平均地比较,机组的总体差异会比这个大不少,但是煤耗也肯定不达到差别50%的程度。如果只是基于此来看,午间
7、降价到90%的程度,属于超调。第二,我国物理装机在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之后,一直是过剩的状态。这意味着即使存在新的需求,它也不大可能有新的投资需求,也就是不意味着极高的边际成本,包括建设成本。有文章的主观预测结果不经意间显示了2023年的确切现状:“20232035年,火电装机与最大用电负荷比值预计由1.07下降到0.77左右,火电最大出力与最大用电负荷比值预计由0.84下降到0.66左右”。这充分表明:起码现在,火电装机还是比最大负荷高7%以上的。此外,必须特别强调的,目前存在的机组出力不足问题,很多时候在于缺乏足够发电意愿,而不是物理装机。因此,“保供”话题也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谷 电价 产业 相关性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