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刑诉重点法条押题.docx
《【法考】刑诉重点法条押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考】刑诉重点法条押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刑诉重点法条押题(共31条)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涉及的法条?相关法条*认罪认罚从宽指导意见第6-9条、第31-33条、第39条、第40条、第41条、第52条;检察院认罪认罚量刑建议的指导意见第15条、第23条、第24条、第27条法条索引词:认罪(点2次定位至认罪认罚从宽指导意见,点3次定位至检察院认罪认罚量刑建议的指导意见)知识点:1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愿如实供述+承认指控事实+愿意接受处罚可以依法从宽。2 .对认罪、认罚、从宽的掌握:认罪认罚与自首、坦白不作重复评价;二审中认罪认罚,从宽幅度与一审相区别。3 .审查起诉时:(1)检察人员告知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听取犯嫌、辩护、值班律师、被害
2、人、诉代意见。委托辩护与指派辩护冲突时,听取犯嫌意见,告知拟认定的事实、罪名、建议;(2)认罪认罚具结书的签署:辩护人/值班律师在场,辩护人可远程视频见证,未成年人需有法代/合适成年人在场;应当签署(原则);盲者哑、半疯傻、未成年法、辩有异议可以不签署(例外);(3)量刑建议另行制作文书或起诉书中写明:一般为确定刑,重大、复杂新型可幅度刑;(4)检察院应当随案移送量刑建议、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4 .审判时:(1)应告知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规定,审查自愿性、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2)指控罪名与审理不一致,听取控辩意见;(3)适用速裁程序审理,需要调整量刑建议,当庭或庭前调;(4)量刑建议
3、明显不当,根据案件作出调整。5 .反悔的处理:(1)起诉前反悔,依法提起公诉;(2)审判中反悔,根据查明事实作出裁判,需要转换程序则依法转换。6 .从严把握从宽或不予从宽:(1)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首要分子、主犯;(2)犯罪性质和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犯罪手段特别残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3)虽然罪行较轻但具有累犯、惯犯等恶劣情节的;(4)性侵等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5)其他应当从严把握从宽幅度或者不宜从宽的情形。二、刑事管辖涉及的法条?(一)立案管辖相关法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编第二章第19条,第二编第三章第170条:监察法第二章第11条;刑诉解释第一章第1条、第2
4、4条、第25条;刑诉规则第二章第17条、第18条法条索引词,管辖(点2/3/4次)、监察、公诉(点2次)知识点:1公安:一般的刑事案件。2 .检察院:司法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公安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省级以上检察院决定。3 .监察委:【公职人员全覆盖】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浪费国家资财等。4 .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1)告诉才处理:侮诽暴虐侵;(2)公诉兼自诉(轻微):伤害住宅和通信,重婚遗弃卖假货,四章五章小三年,知识产权受侵犯;(3)公转自:人身、财产要追究,证据证明、提控告,公安检察不追究。5 .管辖
5、权竞合:(1)监、检沟通,全监或分别,沟通期间不停止侦查并将沟通情况上报上一级检;(2)主罪属公安管,由公为主侦查,检配合;(3)如果涉嫌的主罪属检管辖,由检为主侦查,公配合;6 .【关联考点】留置与拘留的衔接:对于监委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检应当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动解除。7 .并案管辖:同种犯罪,原则并案审,审理中发现,协商并案(审判延迟除外)最初受理地法院审,必要时主要犯罪地;二审决定并案审理,应发回一审法院重审。(二)信息网络犯罪的管辖?【新增】I相关法条: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10条、第20条、第21条法条索引词:网络犯罪(点1次)知识点:1
6、.地域管辖:犯罪地、居住地(沾边就管):多个犯罪地的协商处理,协商不成报共同上级指定管辖。2 .并案侦查管辖I(1) 一人数罪、共同犯罪、共犯其他犯罪、关联犯罪可并案侦查;(2)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可并案侦查。3 .分案处理:并案侦查的人数众多、案情复杂的案件,公可分案移送起诉、检可分案提起公诉、法可分案审理。4 .分别追究:并案侦查的案件,部分犯罪嫌疑人未到案且不影响对已到案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认定,可先行追究已到案的刑事责任。之前未到案的,可由原办案机关所在地的公、检、法管辖。5 .指定侦查管辖:跨省重大、境外实施,公安部商最高检和最高法指定侦查管辖。6 .移送起
7、诉:下级检认为应由上级检或同级其他地域检起诉的,应移送并通知移送起诉的公安机关。7 .一人多案:一人被多个公安侦查,一般应协商并案处理,协商不成报共同上级指定管辖;法院审理中发现被告人还有其他犯罪被审查起诉、立案侦查,可协商检、公并案处理,造成审判过分延迟除外。8 .海量证据抽样取证规则:(1)数量特别众多+同类性质、特征或功能+客观无法逐一收集的证据,应按一定比例或数量选取证据并作出说明和论证。(2)检、法应审查取证方法、过程是否科学,若不科学,应由原取证机关作出补充说明或重新取证;应结合其他证据、辩解、辩护意见审查认定取得的证据,若不能排除合理怀1说明:为方便一起记忆,将海量证据抽样取证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考 重点 法条 押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