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utz-Jeghers综合征相关子宫颈胃型腺癌研究进展2023.docx
《Peutz-Jeghers综合征相关子宫颈胃型腺癌研究进展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eutz-Jeghers综合征相关子宫颈胃型腺癌研究进展2023.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Peutz-Jeghers综合征相关子宫颈胃型腺癌研究进展2023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syndrome,PJS)又称为黑斑息肉综合征,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STK11(serine-threoninekinase11)基因的胚系突变失活引起。该综合征发病率1/2000001/50000,由于在人群中发病率低,对该群体患者的全面研究尚为有限1oPJS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三联征为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错构瘤性息肉及肿瘤易感性2o70岁前几乎83%的患者会被确诊相关肿瘤,也是其最主要的死因和生存的最大威胁3o肿瘤的好发部位包括胃肠道、子宫颈、卵
2、巢、乳腺、肺、胰腺等,PJS患者乳腺和睾丸肿瘤的风险均可较正常人增加1018倍4,特别是对于女性患者群体来说,应额外警惕妇科相关肿瘤如子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typeendocervica1adenocarcinoma,G-EAC)和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sexcordtumorwithannu1artubu1es,SCTAT),其累积终生风险分别为10%和18%21%5oG-EAC属于子宫颈腺癌的一个特殊亚型,占其比例的10%-15%6o病灶大多在子宫颈管内呈高度浸润性生长,子宫颈表现为桶状,早期往往无肉眼可见的外生病灶,且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11omavirus,HPV
3、)感染无关,常规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活检均容易漏诊。止匕外,其症状较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少见腹痛和接触性出血等。因此,患者常忽视自身的症状,而缺乏经验的临床医生也可能将其误诊为炎症性疾病,以致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均已处于进展期或晚期。G-EAC的另一个特点是易发生卵巢转移以及女性生殖道同期发生的黏液上皮化生与肿瘤(synchronousmucinousmetap1asiaandneop1asiaofthefema1egenita1tract,SMMN-FGT),临床诊疗中需注意进一步的盆腔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范围的确定7-8o重要的是,G-EA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预
4、后很差,相比常规HPV相关的子宫颈腺癌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期为92%,其仅为42%9-10o鉴于PJS和G-EAC的上述特点及相关性,且目前两者均尚未有规范的治疗指南;而PJS相关G-EAC或可基于STK11突变的分子特征,在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等方面给患者带来新的选择。本文重点就PJS相关G-EAC的治疗、遗传咨询及预防进行综述,旨在优化罕见病患者的诊疗及管理。1、PeUtZ-JegherS综合征相关G-EAC特征1.1 研究意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约10%的G-EAC呈PJS相关性,而PJS女性患者中发生G-EAC的比例为15%30%11;非PJS相关G-EAC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而PJS相关
5、G-EAC发病明显更早,平均年龄为33岁且预后更差12;相比西方,中国和日本PJS患者的肿瘤谱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妇科肿瘤的发病率更高,其中以G-EAC最常见,且女性患者的肿瘤确诊时间明显早于男性3z13o因此,G-EAC的相关研究应是中国PJS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是提高女性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关键。1.2 分子特征Peutz-Jeghers综合征于1998年被确认是由于胚系STK11突变失活所致的一种肿瘤易感综合征140STK111KB1(1iverkinaseB1)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短臂上,由9个编码外显子和1个非编码外显子组成,编码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在体内广泛表达,功能涉及细胞周期、能
6、量代谢、细胞凋亡、DNA双链断裂的修复等。其中,STK11在能量代谢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主要依赖于腺甘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家族,通过在低ATP条件下磷酸化AMPK,从而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1iantargetofrapamycin,mTOR)并促进分解代谢,以维持细胞能量平衡150许多证据已表明,STK11蛋白的突变失活会诱导肿瘤细胞的代谢重编程,最终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16,且在G-EAC中,STK11突变与更差的预后相关170值得关注的是,尽管80%85%的PJS患者通过测序检测到突变,但剩余的15%20%存在
7、较大的重排、缺失和重复。因此,长片段聚合酶链式反应(PCRX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1PA)18和基因靶向微阵列等应用有助于提高基因诊断的检出率。2、多模式治疗由于G-EAC病例不常见,前瞻性临床研究的证据支持不足,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指南,当前主要遵循普通型子宫颈腺癌(usua1-typeendocervica1adenocarcinomas,UEA)和子宫颈鳞癌的治疗原则,但由于G-EAC的恶性程度更高,易发生耐药和远处转移,预后更差,应重视个体化方案的制定19-2012023年版G-EAC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鉴于G-EAC发生转移和SMMN-FGT的风险均较
8、高,局部早期患者建议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并切除双侧附件、大网膜、阑尾,同时对可切除的转移灶行肿瘤细胞减灭术以尽可能达到肉眼无残留,术后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和病理诊断辅以放化疗土靶向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妇科肿瘤的专家共识也不推荐早期G-EAC患者保留卵巢和生育功能21-22;局部晚期患者可先切除盆腔包块,后行同步放化疗土靶向治疗。专家共识还指出对于术后辅助治疗的指征应放宽,化疗主要遵循卵巢癌治疗原则可选择紫杉醇联合柏类药物的治疗方案23o3、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基于篮子试验理论,即将某种靶点明确的药物看作一个篮子,将带有相同靶基因的不同肿瘤放进这个篮子里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eutz Jeghers 综合征 相关 子宫颈 腺癌 研究进展 2023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