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R与脑出血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2023.docx
《NLR与脑出血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LR与脑出血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202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N1R与脑出血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2023脑出血的发病率在卒中各亚型中仅次于缺血性卒中,位居第二。脑出血具有发病率高、病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我国脑出血占全部住院卒中的比例为18.8%47.6%。因此,在入院时评估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对其进行分类,依此制订合适的治疗计划,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具有重要意义。继发性脑损伤是脑出血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颅内血肿形成后的占位效应及全身炎性反应,会导致继发性神经功能恶化,所以炎性反应是继发性脑损伤中的重要一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1R)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估疾病的炎症标志物,可以综合反映机体免疫炎症状态。多项研究表明,N1R
2、可以清晰地预测多种重大疾病的预后,如菌血症、急性冠脉综合征、肿瘤和缺血性卒中等。目前,全球范围内关于N1R与脑出血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主要阐述N1R在脑出血后的作用机制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一、预测脑出血预后的方法早期、准确识别脑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判断其预后,是医生诊治脑出血患者时面临的较为迫切的问题。既往报道中,脑出血预后不良的重要风险预测因素包括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出血评分、出血的位置和体积、CT征象为混合征、中线移位、血糖和尿酸。研究证明,早期有临床意义的神经系统改变与脑出血患者的远期预后相关。入院时的GCS评分可预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脑出血评分可作为脑出血患
3、者30d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虽然脑干出血量对比小脑出血往往相对较小,但与小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相比,脑干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更高。两项研究表明,中线移位可用于预测脑出血患者的功能结局。此外有研究表明,CT征象为混合征与CT血管造影点征呈正相关,并可预测急性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功能恶化。高血糖和炎症反应可能通过多种复杂的病理机制相互作用,促使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动物实验证明,低尿酸水平可以通过一系列生物学和生理机制引起炎症和脑血管结构退化,最终导致血管破裂和预后不良。及时并准确地预测脑出血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干预措施的治疗效果,从而为患者制订更有益的治疗
4、方案。当前评估脑出血预后的方法较多,但大多基于丰富的临床识别经验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地预测脑出血结局。二、炎症反应与脑出血脑出血后的机体免疫反应可启动炎症级联反应,进而影响脑出血的临床病程。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如发热、神经功能恶化和生化炎症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RPxTNF-CQI1-1.I1-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一9等来评估。对这些中枢炎症的外周标志物进行分析,能为潜在病理生理学提供参考,并可能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的研究提供启示。因此,通过评估炎症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可以更多地了解急性脑出血损伤的过程和机制。1 .中性粒细胞与脑出血的关系:成年人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数
5、量占白细胞总数的55%70%,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肿瘤、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脑出血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也较为重要。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的小胶质细胞最先对损伤做出反应,释放多种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募集外周炎性细胞迁移到脑损伤区。浸润的白细胞释放炎性介质与细胞毒性介质,通过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肿胀,损伤血脑屏障,进而增强病变周围水肿。其中,中性粒细胞率先到达血肿周围。临床病理结果和动物实验表明,中性粒细胞在脑出血后6h便开始渗入脑内,在13d达到高峰,其在外周免疫细胞中发挥主要作用。中性粒细胞诱导的神经毒性和多种途径相关联,包括细胞毒性介质与TNF-OQI1-1、
6、I1-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上调、巨噬细胞的活化以及活性氧的过度产生。这导致了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脑屏障破坏和细胞肿胀,进一步促使血肿生长和水肿形成,引起卢页内压增高,造成脑组织移位,从而对卒中恢复产生负面影响。此后,中性粒细胞水平在23d后下降,有助于恢复血脑屏障完整性和改善预后。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加是出血周围水肿发展的独立预测因素,是脑血肿后继发性损伤的炎性标志物,也是神经功能早期恶化和预后不良的一个危险因素。在动物模型中,如果在脑出血前选择性消耗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可以减少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从而减轻炎
7、症反应和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同样,脑出血后早期抑制中性粒细胞来源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对早期脑出血诱发的脑损伤有保护神经的作用,其可减少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细胞凋亡,减小损伤体积,改善神经恢复。综上所述,中性粒细胞在脑出血后能快速浸润受损脑组织并释放一系列溶酶体物质,而这些物质可引起周围脑组织和血管的损伤,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进而导致继发性脑损害,从而加重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因此,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升高可提示继发性脑损害的发生。2 .淋巴细胞与脑出血的关系淋巴细胞作为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宿主抵御病原体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免疫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T细胞的存在通常被认为具有致病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LR 脑出血 预后 关系 研究进展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