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10018法律社会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410018法律社会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法律社会学Socio1ogyof1aw课程代码:21410018学分:2学时:32(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先修课程:法学导论,法理学适用专业:法学本科专业教材:法社会学新阶,付子堂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版开课学院:法学院课程网站: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法律社会学是社会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它既是社会学专业更是法学专业的必备课程之一。它对今后从事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通过对经典法社会学理论思想的分析和法社会学其它理论知识的介绍,重点在于培植学生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法律社会学的经典理论脉络;掌握法律社会学的基本知识体系。课程目标2:具备用法社会学的知识进行基本研究和现实分析的能力;学习过程中,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法律社会学概述(-)课程内容第一节法律社会学兴起的背景一、历史背景(一)西方社会的变迁(二)法律社会化运动二、理论根源(一)社会学根源(二)法学根源第二节西方主要法律社会学理沦一、欧洲法社会学学派二、美国的法社会学流派第三节法律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二)教学要求掌握法律社会学兴起的背景,掌握法律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了解欧洲和美国法律社会学派的观点。(三)
3、重点与难点法律社会学兴起的背景;法律社会学的中国发展。第二章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课程内容第一节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一、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法社会学的研究范围第二节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法律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二、具体方法第三节法律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法律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二、法律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教学要求掌握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重点与难点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第三章法律的概念(-)课程内容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律实证主义及其缺陷二、法律社会学视野中的法律的概念第二节民间法研究、民间法研究的兴起
4、二、民间法的界定三、民间法的特征与价值(二)教学要求掌握法律社会学对法律的概念理解,了解“民间法”等对于法律的多元认识及其特征与价值。(三)重点与难点如何处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第四章法律规范(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法律规范概述一、法律规范的涵义二、法律规范的结构三、法律规范的类型第二节类法律规范的多元形式一、司法实践规范二、社会组织规范三、习惯和道德规范第三节法律规范的社会化一、法律规范社会化的内涵二、法律规范社会化的机制三、法律规范社会化的类型和途径(二)教学要求掌握法律规范的涵义、结构以及法律规范的分类;理解法律规范的其他亚形式;认识法律规范社会化的过程。(三)重点与难
5、点从法律社会学角度理解法律规范的含义、类型;理解和把握法律规范的社会化问题。第五章法律功能与法律实效(-)课程内容第一节法律功能概述一、法律功能及概念二、法律功能的种类第二节法律功能形态一、法律的行为激励方式二、法律的利益调控功能第三节法律的实效一、法律功能与法律实效的关系二、法律实效的影响因素三、法律实效和法律秩序(二)教学要求掌握法律功能的定义以及法律功能的种类,了解法律功能的形态;理解法律功能实现的重要性。(三)重点与难点法律功能种类、法律实效问题。第六章法律文化(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法律文化一般理论一、法律文化释义二、法律文化的结构三、法律文化的特征与分类第二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及其历史演
6、变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总体精神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宏观样式第三节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化(二)教学要求掌握法律文化的定义、结构和特征;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和宏观样式;理解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途径。(三)重点与难点法律文化的定义、结构和特征。第七章法律职业(-)课程内容第一节法律职业释义一、法律职业的概念与特征二、法律职业共同体三、法律职业主义第二节法律职业的技能一、法律职业的知识二、法律职业的语言技能三、法律职业的技术四、法律职业的思维第三节法律职业的伦理一、法律职业伦理概述二、法律职业伦理产生的根源三、现代法律职业伦理第四节法律职业制度一、法律教育制度二、法律职业考试与培训制度三、法律
7、职业任职制度四、法律职业机构(二)教学要求了解法律职业主义;理解法律职业技能与职业伦理的意义;了解法律职业制度。(三)重点与难点法律职业主义;法律职业伦理。第八章法律与社会变迁(-)课程内容第一节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理论一、社会变迁的概念二、社会变迁的类型三、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第二节法律移植与法律现代化一、法律移植与法律现代化的关系二、法律现代性悖论第三节转型时期我国法律的现代性与地方性一、转型时期我国法律的现代性二、转型时期我国法律的地方性三、转型时期我国法律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冲突与调适(二)教学要求了解社会变迁的一般理论,理解法律移植与法律现代化的关系,能够正确认识转型时期我国法律现代性问题。
8、(三)重点与难点法律现代性问题;转型时期我国法律的现代性与地方性。第九章法律与社会冲突(-)课程内容第一节社会冲突理论一、冲突的功能二、冲突的程度第二节法律与社会冲突一、发生学意义上法律的产生二、冲突与具体法律规范的产生三、通过法律的社会冲突控制四、社会冲突的法律控制反思第三节冲突论视角下的中国法律一、国家法观念遭遇社会法观念的有力挑战二、冲突论视角下的中国司法转变(二)教学要求了解社会冲突理论,理解法律应对社会冲突的方式及其局限,理解冲突论视角下我国法律发展问题。(三)重点与难点通过法律的社会冲突控制;冲突论下对中国法律制度实践的反思。第十章法律与纠纷解决(-)课程内容第一节纠纷现象一、纠纷
9、的概念和性质二、纠纷的形成和演化第二节纠纷解决一、纠纷解决的要素二、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三、不同纠纷解决方式的比较第三节解纷策略一、纠纷解决的策略一一当事人视角二、纠纷解决的策略一一公共政策视角(二)教学要求了解纠纷的概念、性质;掌握纠纷解决的不同方式,能够结合具体情况恰当选择纠纷解决的策略。(三)重点与难点不同纠纷解决方式的比较;解纷策略的选择。第十一章法律与乡村治理(-)课程内容第一节乡村治理的历史阶段一、乡村治理的概念二、民国时期的乡村治理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治理四、农业税时代的乡村治理五、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第二节乡村治理中法律运作的基础一、法治建设的时代背景二、法律嵌入乡村治理的内
10、生基础第三节乡村治理中法律运作的逻辑一、乡村治理中的法律运作概论二、农村村民自治三、乡村基层司法(二)教学要求了解不同时期我国乡村治理的基本特点;理解乡村治理中法律运作的基础;理解和把握乡村治理中法律运作的逻辑。(三)重点与难点乡村治理中法律运作的基础;乡村治理中法律运作的逻辑。第十二章法律与网络社会(-)课程内容第一节网络社会概述一、网络社会的崛起二、网络社会的特性三、网络社会理论第二节网络社会中的法律一、当法律遇到挑战:法律在网络社会的现状分析二、法律因果关系的断裂:法律在网络社会难以适用的原因三、技术的追问:法律在网络社会演变的根源第三节网络社会中法律的理念与原则一、网络社会中法律的理念
11、二、网络社会中法律的原则(二)教学要求了解网络社会的一般理论;理解网络社会中法律面临的挑战;理解和运用网络社会中法律的理念与原则。(三)重点与难点网络社会中法律面临的挑战;网络社会中法律的理念与原则。三、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按序填写)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课堂教学实验上机课程实践小计-=k弟一早44讲授法了解与掌握法律社会学兴起的背景、法律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了解国外法律社会学派的观点,建立课程整体知识框架。第二章22讲授法掌握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弟二早33讲授法掌握法律社会学对法律的概念理解,了解“民间法”等对于法律的多元认识及其特征与价值
12、。第四章44讲授法、讨论法掌握法律规范的涵义、结构以及法律规范的分类;理解法律规范的其他亚形式;认识法律规范社会化的过程。第五章44讲授法、讨论法掌握法律功能的定义、种类、形态;理解法律功能实现的重要性。第六章22讲授法掌握法律文化的定义、结构和特征;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和宏观样式;理解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途径。第七章22讲授法、讨论法了解法律职业主义;理解法律职业技能与职业伦理的意义;了解法律职业制度。第八章22讲授法了解社会变迁的一般理论,理解法律移植与法律现代化的关系,能够恰当分析转型时期我国法律现代性问题。第九章22讲授法、讨论法了解社会冲突理论,理解法律应对社会冲突的方式及其局
13、限,理解冲突论视角下我国法律发展问题。第十章22讲授法了解纠纷的概念、性质;掌握纠纷解决的不同方式,能够结合具体情况恰当选择纠纷解决的策略。第十一章33讲授法、讨论法了解不同时期我国乡村治理的基本特点;理解乡村治理中法律运作的基础;理解和把握乡村治理中法律运作的逻辑。第十二章22讲授法、讨论、案例分析法了解网络社会的一般理论;理解网络社会中法律面临的挑战;理解和运用网络社会中法律的理念与原则。合计3232四、课程考核序号考核方式或途径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1课堂表现出勤以及课堂发言情况10%2平时作业2-3次30%3期末考试开卷考试60%五、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1 .法律社会学导论,陈信勇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版。2 .法社会学教程,郭星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版。3 .法律社会学导论,英科特威尔著,彭小龙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版。4 .法律与社会,美史蒂文瓦戈著,梁坤、邢朝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年第1版。六、大纲说明1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2 .本课程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到课情况、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进行综合评定,重点考察学生对于法律社会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制定人:牛玉兵审定人:李炳烁批准人:李炳烁2017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