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市域实践.docx
《以美育人: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市域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美育人: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市域实践.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以美育人: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市域实践宋国香董永新吴金生摘要山东省东营市探索在市域层面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实现以美育人。一是立足整体,通过强化系统规划与政策制度设计,助力中小学美育的全域整体推进和城乡均衡发展;二是立足本土,构建具有区域特点的特色艺术育人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育人价值;三是立足课改,探索单元教学、活动教学、特色教学、融合教学等多元路径,推动艺术课堂转型。关键词美育;艺术教育;艺术素养;艺术课堂;单元教学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2-2384 (2022) 05-0049-03美育作为“五育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
2、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途径,1 .市域统筹规划,引领美育整体发展东营市从组织架构着手,完善三级管理联动机制。由市教科院牵头,基础教育股、师训办、体卫艺处、规划办等多部门协同成立领导小组,进而划定分管区县、确定实验校,统筹全市美育工作。通过前期走访,我们对区域艺术教育实施状况进行诊断,发现存在艺术教育理念滞后、艺术教育教学边缘化、城乡艺术教育资源不均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碎片化等问题。为此,2022年东营市发布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美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其一,明确各学段美育培养目标,统筹布局各区域艺术教育工作,健全艺术教育管理体系,规
3、范师资配备、教学管理、特色活动、师资培训、素养评价等制度,确保美育工作扎实开展。其二,完善美育教学-4借助教育部重点课题,组织乡村教师参加艺术教育课题培训、课例观摩研讨,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二是结合山东省教育厅“强镇筑基”行动,鼓励区县名师工作室“送课下乡”,为城乡艺术教师创设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三是督促区县落实艺术教师轮岗交流相关工作,仅2022年下学期已有12名区直学校艺术骨干教师在轮岗交流期间为7所乡村学校建成艺术实践工作坊。四是对接市内高校,破解“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中美育教师相对匮乏的问题。迄今,由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的教育系、音乐系、艺术
4、设计系等在校学生组成的帮扶团队,已为市内8所乡村中小学校提供美育师资支持。与此同时,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娜村教师待遇。比如:提高农村教师的乡村补助和交通补助,为主织非遗文化学习,聘请非遗传承人传授技艺,开发了一批具有东营特点的艺术校本课程。这些特色课程结合了当地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深度挖掘了其中的育人内涵,从而让艺术文化资源以课程的形态进入学校、走进课堂,惠及广大学生,既提升了区域资源的利用率,也丰富了学生的艺术学习生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例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渔民小学开发的“渔文化”课程,通过剪纸、折纸等方式体现丰收和平安的主题,寓意渔民出海打鱼平平安安、满载而归,表达
5、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透过这些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态,学生可以体会其背后蕴含的民风民俗和地域文化。2依托本土文化,塑造学校特色品牌为引导学校打造契合自身特点的艺术教育品牌,东营市在中小学推进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3,注重学段衔接,提高课程育人价值为了充分发挥新时代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东营市遵循艺术为主、融合并进的发展思路,推进艺术教育的学段衔接,不断加强一体化的育人课程规划和课堂实施。比如:小学阶段以东营区科达小学开设的“缤纷葫芦”课程为例,学生们通过种葫芦、画葫芦、展葫芦等系列课程学习,亲近自然、体验过程、了解葫芦传统工艺,进而懂得热爱和保护传统文化,发现和感受生活之美。初中阶段以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育人 整体 提升 中小学生 艺术 素养 实践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