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发展历程及进展2023.docx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发展历程及进展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发展历程及进展2023.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发展历程及进展2023摘要近年来,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发展迅猛,其范围不仅限于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还包括多项新兴的介入治疗技术,如左心耳封堵术、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等。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国内相关行业专家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器械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部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器械和技术已经逐步走向国际。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创刊50周年之际,该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的重磅研究和重要事件,以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为例,展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发展历程及其最新进展。正文2005年
2、,在先天性和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大会(CatheterInterventionsinCongenita1Structura1andVa1vu1arHeartDisease,CSI)上,HorstSievert教授总结了结构性心脏病的概念:结构性心脏病是指任何心脏结构的异常,以及任何与心脏和大血管结构有关的疾病10目前学术界常常将结构性心脏病作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结构异常的统称,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近年来,结构性心脏病的定义不断扩展,多项新兴介入治疗技术也被纳入了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的范畴,如左心耳封堵术、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等。中华心血管
3、病杂志创刊至今,已走过风雨五十载,记录了我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也见证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从无到有,逐步走向国际前列的过程。本文将以先心病和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为例,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的重磅研究和重要事件,展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及其最新进展。新兴介入技术,如左心耳封堵术、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技术等不在本文中讨论。一、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及进展我国每年约有16万先心病患儿出生,在导致儿童死亡的畸形中,先心病占比44.75%,占各系统畸形的首位2J9自1990年以来,随着先心病矫治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和推广,我国先心病患者的预后逐步改善,与北美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30先心病的介
4、入治疗始于1953年Rubio应用介入手术治疗1例罹患肺动脉瓣狭窄的10个月龄婴儿411966年,Rashkind和Mi1Ier5采用球囊导管进行房间隔造口术,为经导管介入技术在先心病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1967年,Porstmann等6采用泡沫塑料塞成功实现了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的经导管封堵治疗,开启了先心病介入封堵技术的先河。1974年,King采用双盘伞成功封堵房间隔缺损(artia1septa1defect,ASD);1988年,1ock成功介入封堵室间隔缺损(ventricu1arsepta1defect,VSD上述工作为先心病的介入
5、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始于1981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1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成功实施房间隔造口术7o20世纪80年代后期,上海市儿童医院使用改良Porstmann法治疗PDA获得成功,但受限于其方法复杂、并发症风险高等因素,并未推广应用。20世纪90年代末,Amp1atzer系歹I的PDA、ASD和VSD封堵器陆续问世,介入治疗器械日趋完善,国际上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纪元。1997年,银钛记忆合金编制而成的AmPIatZer封堵器被引入我国并应用于临床该类器械操作相对安全简便,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至此ASD和PDA介入治疗才得以在国内广泛开展8,9,10o
6、AmP1atZer肌部及膜部VSD封堵器在初始临床研究中被证实对先心病具有确切的疗效11,同时,其也被拓展性地应用到高危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创伤导致室间隔穿孔患者的封堵治疗口2o先心病介入治疗器械的国产化大幅降低了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成本,且其性能不劣于甚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极大地促进了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一项国内多中心注册研究共纳入了于2008至2010年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5808例患者,在接受封堵治疗的5332例患者(PDA、ASD及VSD)中,96.7%使用了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总成功率达98.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仅为0.6%13,标志着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及器械
7、的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伴随着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临床研究和注册登记数据的积累,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指南和操作技术规范也逐步得到完善。2004年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14发布,明确了国内先心病介入治疗的范围。2011年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15,16,17,18,19进一步细化了不同类型先心病的介入诊疗规范。2015年发布了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200之后,随着越来越多临床证据的更新,中国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指南201721及卵圆孔未闭预防性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22也相继发布。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等组
8、织在总结国际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参考国际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治疗指南(2023版)230然而,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介入治疗适应证把控不严格、因操作技术不规范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针对常见先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操作技术要点、并发症防治策略等方面的培训和监管仍然十分有必要。二、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及进展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已有超过40年的历史,从球囊成形到经导管瓣膜置换和经导管瓣膜修复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心脏瓣膜病治疗方式的变革。1982年,Kan等24首次开展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取代外科开胸手术,成为指南推荐的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性 心脏病 介入 治疗 主要 发展 历程 进展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