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导学案.docx
《第9课《桃花源记》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桃花源记》导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古今异义现象;2、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3、学习本文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传神、语言精练准确的特点。【材料链接】1、陶渊明简介:陶渊明,名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大约生于365年,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于义熙元年(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涪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
2、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饮酒(其五)、归园田居等诗。2、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它原是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诗的序言)。诗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没有帝王,没有赋税,淳朴恬静的理想社会。记生动地记叙了“发现”桃花源的经过,以及桃花源中人民生活的情景,增添了这个理想社会的“可信”度。诗和记可谓珠联璧合。因为这篇“记”写得脍炙人口,后人便将它独立出来了。成语“世外桃源”就出自此文。3
3、 .关于“记”“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记景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桃花源记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自主预习1文学常识填空:桃花源记作者(),()大诗人,一名()字(),自号()o出身于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后因不当时朝政的暗,任彭令不足三个月即辞官归隐,作(),自明本志。其是()诗的创始人,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4 .请给下列红体字注音。豁然()俨然()怡然()阡陌()邑人()间隔()垂髻()语云()平旷()落英缤纷()郡下()5 .请标出下列
4、句子的停顿。忘路之远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交通古义:今义:妻子古义:今义:_绝境古义:今义:_如此古义:今义:_无论古义:今义:鲜美古义:今义:5.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6.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舍)1.便舍船,从口入(寻)1寻应所志,遂迷(为)1.武人捕鱼为业()(其)1.复前行,欲穷其林(得)便得一山()(志)1.处处志之()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未果,寻病终()2.为不足为外人道也()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2.既出,得其船()2.寻向所志()7 .请找出文中和“悉如外人”中的“悉”意思相同的词8 .请翻译
5、下列句子。林尽水源(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9 .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分为哪几个部分来叙述?)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感1自然段情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2 .第2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3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特渔人?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4 .文中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5 .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
6、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三、探究来知将你在自主学习中的疑感之处写下来。(至少两处)四、迁移扩展1与当今社会相比,你是喜欢“桃花源”,还是喜欢当今社会,为什么?2.陶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生任选一题,可各抒己见)五、强化词练解释下列红体字在句中的意思(1)阡陌交通(2)便要还家芳草鲜美屋舍俨然便扶向路寻病终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 .用原
7、文语句作答。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5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6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7 .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8 .“黄发垂髯”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导学案第二课时一、自主预习1、解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花源记 导学案